[发明专利]1株葡糖醋杆菌及其筛选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8007.2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承;曹海鹏;袁帅;赵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Q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邓继轩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糖 杆菌 及其 筛选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株葡糖醋杆菌及筛选纯化方法。
本发明得到的菌株已于2008年11月21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8234,名称:葡糖醋杆菌G-29(Gluconacetobacter sp.)。
葡糖醋杆菌G-29是由残次青李中分离得到,根据分离该菌株的样品来源的名称和该菌株的编号命名为G-29。
背景技术
关于细菌纤维素,国外已经有120年的研究历史了,而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起步。细菌纤维素和植物纤维素一样,都是由葡萄糖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大分子。植物纤维素是造纸、纺织、生物降解材料、医药、食品添加剂等工业的重要生产原料,但由于植物中木质素、半纤维素等的存在,使得高纯度纤维素的提取、精制成为工业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难题。而细菌纤维素由于具有纯度高、结晶度高、机械强度高、吸水量高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越来越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细菌纤维素已经成功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业、造纸工业、声音振动膜、液晶材料、人造皮肤、药物载体、重金属离子吸收及生物降解材料等众多领域。
国内关于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葡糖醋杆菌上(Gluconacetobacterxylinus),关于其它产纤维素的细菌研究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细菌纤维素的开发与应用。筛选不同新菌株为生产细菌纤维素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原料,还能进一步丰富我国的菌种资源。是很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其菌体、菌落在外观和生理生化方面与醋杆菌、葡糖杆菌、葡糖酸杆菌非常相似,不借助DNA分析很难把它们区分。细菌纤维素具有纯度高、结晶度高、机械强度高、吸水量高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研究和开发细菌纤维素制品日益成为食品、造纸、声音振动膜、医用材料、污水治理及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的热点。近年,我国关于产纤维素细菌的分类划分非常混乱,依然沿用旧的命名法,关于其次级代谢产物--纤维素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没有用于工业生产方面。关于葡糖醋杆菌属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关于中间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intermedius)的研究较少,本发明筛选得到的菌株与中间葡糖醋杆菌在16S rDNA分子序列比较,同源性高达99%,但它们的生理生化特征明显不一样,确定G-29为新菌种,丰富了我国的细菌菌种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1株葡糖醋杆菌,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823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葡糖醋杆菌的筛选纯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有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葡糖醋杆菌的筛选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富集培养
以残次水果的伤残处为原料,接种于含50mg/L放线菌酮和5%乙醇中的富集培养集中,置于恒温培养箱30℃培养5天,有凝胶膜出现者为阳性,并及时挑取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凝胶膜,转入灭过菌的生理盐水中浸提1天;
(2)平板涂布
将步骤(1)得到的浸提液梯度稀释后涂布于BSH固体平板上并置于置于恒温培养箱30℃培养5天,挑单菌落重新接入BSH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天;
(3)初筛:将步骤(2)所产的膜取出放入灭过菌的生理盐水中浸泡1天,取浸提液平板划线置于恒温培养箱30℃培养5天,挑取生长的单菌落转接入斜面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30℃培养3天;
(4)复筛:将培养3天的斜面转接入BSH液体培养基中重新培养,有凝胶膜出现者为阳性,将阳性菌株编号并保藏;
(5)细菌纤维素的鉴定:要筛选能够产纤维素的细菌,一定要做产物的鉴定,主要方法:纤维素酶水解法、染色法,还有红外光谱分析,三者均为阳性,确定筛选是成功的;
(6)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析: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析,确定筛选菌株的种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