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发酵-光合耦联产氢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48030.1 申请日: 2008-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1760479A 公开(公告)日: 2010-06-30
发明(设计)人: 李大平;何晓红;陶勇;王晓梅;付宁;贾志国;胡吉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P3/00 分类号: C12P3/00;C12R1/01;C12R1/145
代理公司: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代理人: 彭晓波
地址: 610041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物 发酵 光合 联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红薯、薯蓣等生物质发酵-光合藕联产 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产氢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产氢方法,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生物产氢主要有 发酵产氢和光合产氢两种方法。发酵产氢主要利用严格厌氧细菌和兼性厌氧细菌等分解一 些大分子有机物(如淀粉、纤维素等)产氢,其产氢速率快,底物转换率高,但发酵产氢 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挥发性有机酸(乙酸、丁酸和丙酸)会造成pH下降,从而影响产氢效 率,同时大量挥发性有机酸的产生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污染;而光合细菌(如Rhodobacter sphaeroides、Rhodopseudomonas sp.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等)以发酵产氢后 的有机酸进行光合产氢,其光合产氢效率要远高于发酵产氢效率,并且光合细菌可以利用 自然光产氢。因此,如果通过发酵细菌和光合细菌藕联产氢,可以充分利用底物进行生物 产氢,进一步提高产氢效率,实现生物产氢工业化。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发酵-光合藕联产氢的研究和报道,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

首先是缺乏满足工业化生物产氢的低成本产氢底物,许多前期研究都是利用模式底物 如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等进行发酵-光合藕联产氢,例如:Haruhiko Y等以淀粉做底物利 用发酵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M-19藕联产氢,最大 产氢率可达6.6mol-H2/mol-葡萄糖,Chen CY等以蔗糖为底物利用发酵细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 CH4和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WP3-5藕联产氢,最大产氢 率可达10.21mol-H2/mol-蔗糖,虽然这些报道的藕联产氢效率很高,但是利用纯品制氢 是不符合实际的。

其次是针对制约生物产氢的底物问题,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来源更加广泛,成本更低 廉的生物质和有机固体废物,如浙江大学芩可法等(CN 1858214A)利用生物质及固体有 机废弃物发酵和光合耦合产氢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产氢效率较低。并且利用生物质或是有 机固体废物进行生物产氢,首先要将生物质或有机固体废物通过酸水解或是酶水解的方法 降解为更加容易被发酵细菌所利用的单糖或是小分子有机物,然后通过发酵产生氢气和有 机酸,发酵产生的有机酸再通过光合细菌继续产氢。酸水解会增加产氢成本,同时会造成 二次环境污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周志华等(CN101109014A)利用厨余垃圾和乙 醇发酵废水等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暗发酵和光发酵藕联制氢,但对发酵产氢后的发酵液需 进行稀释和补充多种营养元素以便促进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这些又会使产氢工艺复杂 化。

第三,在光合产氢过程中,多数研究仍然利用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产氢。但是因为发 酵产氢后的有机酸成分比较复杂,单一的纯光合细菌对不同有机酸的利用能力差别很大, 所以光合产氢效率很低。

因此,针对目前发酵-光合耦合产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 用红薯、薯蓣等天然生物质材料的产氢工艺更简化、产氢效率更高的产氢方法。

红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对于红薯的应用仅仅局限于提取其淀粉, 对于利用红薯生成乙醇已有部分报道,但是还没有利用红薯生成氢气的报道。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 Wright)是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 植物,俗称黄姜,火头根,是我国提取甾体激素类药物原料薯蓣皂甙元(diosgenin)的主 要植物,国内大多采用传统的酸解法在分解出薯蓣皂甙元的同时,盾叶薯蓣中的淀粉和纤 维素未加利用就进入了废水中,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使废水处理难度加大, 环境污染严重。如果能够先以盾叶薯蓣中的淀粉和纤维素为原料进行发酵-光合联合产氢, 再提取皂素,不仅有助于降低废水处理的难度,而且还可增加经济效益,实现薯蓣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红薯、薯蓣等生物质发酵- 光合藕联产氢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