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其未成年人定位应用服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8057.0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郑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茂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M1/247;G01S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定位 方法 装置 系统 及其 未成年人 应用服务 | ||
1.一种为任何无线移动通讯运营商的用户终端,提供无线定位装置的无线定位数据服务的方法及其装置、系统,其特征是:通过公用无线移动通讯网络获取装置的定位数据,由本发明的系统部分进行分析、比对、运算,并通过语言、文字、图片、图像等形式发送传递给合法约定用户。
2.通过公用无线移动通讯网络获取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相关定位数据后,进行准确定位、比对、核实、勘误、运算工作,得出定位装置准确定位信息的系统,其特征是:相关地理定位数据获取后同定位系统中已存储的专业地理位置数据及测绘人员实际环境勘察、测量的定位位置数据进行比对、核实、勘误;最终获取定位装置的准确定位数据。
3.得到装置准确定位数据后,通过本发明定位数据互动传递体系向合法约定用户提供准确的定位装置定位、位置等多项信息服务,其特征是:发送传递的定位信息以语音、文字、图片、图像等任意一种或多种复合信息形式传递,其发送定位信息涵盖诸如定位装置实际移动情况的地理位置轨迹、所处地理位置、时间、频次、上一监测点时间差等等信息。
4.本发明公开的无线定位装置为一种通过公用无线移动通讯网络获取移动用户位置信息的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本装置为用户携带式,由公用无线网络入网卡模块、信号收发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存储运算模块、呼叫应答模块、主电源模块、备用电源模块、保护外壳,等组成。
5.本发明相关装置小巧简单、方便安放,其特征是:便于未成年人佩戴或安置在未成年的日常用品中,如书包、文具、衣物、帽子等物品中均可方便固定,同样也可以使用布带、塑料部件等辅助部件佩戴在手臂及躯干部位。
6.本发明装置同时兼有简便的应急通讯功能,方便未成年人应急通话,其特征是:未成年人使用呼叫应答功能时,一手按住呼叫功能启动区域,一手按住呼叫通话区域,即可直接呼叫本发明装置中事先已设置好的联系人通讯方式,如电话号码、无线电频率等,并开始持续正常通话,直至放开任意一只手按住的区域即可结束通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本发明公开的无线定位方法是定位系统通过公用无线移动通讯网络获取定位装置的定位数据,定位系统也主动搜索定位装置的位置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定位信息服务可以为任何无线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用户服务,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也包括在中国境内提供无线移动通信服务的其他运用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可以为任何无线移动通讯运营商的用户终端提供定位数据服务,接收定位信息的终端为任何普通移动终端即可,不用安装外接任何终端软件和硬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是:本发明是同公用无线移动通讯网络进行定位数据交换和传递,相互之间存在数据交换接口和数据交换服务,相互之间有查询、检索、比对、存储、更新、升级等多项数据库及服务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是:发送传递的定位信息以语音、文字、图片、图像等任意一种或多种复合信息形式传递,具体形式就是短信息、彩信、流媒体影像、语音等多种无线移动技术业务形式。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是:本发明定位数据互动传递体系发送的信息为,定位信息涵盖诸如定位装置实际移动情况的地理位置轨迹、所处地理位置、时间、频次、上一监测点时间差、移动速度等等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是:本发明采用外接常用太阳能主电源单元和备用常规电池单元,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均可单独支撑整体设备能源需求,这样能使本发明的装置长时间处于待机工作状态,长时间支持定位系统处于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其特征是:本发明的装置同未成年人书包、文具、衣物结合在一起制做成为兼有无线定位功能的电子电器产品,作为本发明的重要应用实体形式存在。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其特征是:本发明装置应急通讯功能的设计基础是本装置本身就是一部移动通讯终端,有普通移动终端所特有的通话特性和基本功能,本装置就是一部针对未成年人设计的、精简功能的移动电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茂,未经郑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0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出轴向自增强塑料管材的成型原理及方法
- 下一篇:带有伸缩杆的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