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8124.9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志树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9/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徐 宏 |
地址: | 610025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增强 平面 聚乙烯 排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设施,特别是一种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管道中使用的纯塑料的双壁波纹管环刚度不够好,而钢塑螺旋卷制的排水管耐腐蚀、摩阻低、环刚度高。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用钢带加强塑料的钢塑排水管,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外表面为波纹状的螺旋卷制的钢塑排水管和内外表面均为光滑壁面的双平壁钢塑排水管。其中,外表面为波纹状的螺旋卷制的钢塑排水管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环刚度高的优点,但是其外表为波纹状,管道之间连接不方便,不能承插连接,连接处容易渗漏;双平壁钢塑排水管具有环刚度高、便于承插连接的优点,但是其螺旋卡装钢带为密集结构,导致了管体重量较重并且消耗了大量钢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刚度高、重量较轻的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由带状板材螺旋卷制而成,在带状板材上螺旋缠绕有钢带,其特征在于:带状板材一端有一个中空的脊部,另一端有一竖起的、与脊部等高的筋,脊部和筋均沿带状板材长度方向延伸,脊部和筋相对的内侧形成钢带螺旋缠绕的空间,脊部和筋的外侧是螺旋卷制的粘结部分,脊部、钢带和筋的顶部包覆有塑胶,形成管道的光滑外壁面。
本发明的附加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钢带和带状板材之间可以相对自由滑动。
优选地、在脊部和筋的外侧的粘结部分上有相互配合的突起和凹槽。
优选地、钢带具有顶部,从顶部两端向下弯折后延伸形成侧部,侧部的底端再相对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底部,其底部的宽度大于顶部的宽度。
优选地、在脊部和筋的相对侧的顶部有相向突出的帽部。
优选地、在脊部内部弯折处均设有圆倒角。
优选地、在带状板材与脊部、筋相交部分设有圆倒角。
优选地、在帽部与脊部、筋相交部分设有圆倒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环刚度高,方便承插连接,由于其具有中空的脊部,重量轻,并且可以方便设置缠绕钢带的密度,适应管径范围大,从管径较小的管道到管径很大的管道都适合。另外,钢带和带状板材之间可以相对自由滑动,解决了现有钢塑波纹管钢带和塑料粘结后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管壁撕裂的缺点;在脊部和筋的相对侧的顶部有相向突出的帽部可以避免包覆塑胶过程中漏胶造成管道的重量增加,成本增大;在带状板材上各处设置的圆倒角可以有效的避免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中单个带状板材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中螺旋卷制粘结在一起的带状板材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部分管壁的截面图。
图5是钢带的截面图。
图6是带状板材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塑胶,2为脊部,3为钢带,4为筋,5为帽部,6为带状板材,7为粘结部分,301为钢带顶部,302为钢带侧部,303为钢带底部,701为突起,702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由带状板材6螺旋卷制而成,在带状板材上螺旋缠绕有钢带3,带状板材6一端有一个中空的脊部2,另一端有一竖起的、与脊部2等高的筋4,脊部2和筋4均沿带状板材6长度方向延伸,脊部2和筋4相对的内侧形成钢带3螺旋缠绕的空间,脊部2和筋4的外侧是螺旋卷制的粘结部分7,脊部2、钢带3和筋4的顶部包覆有塑胶1,形成管道的光滑外壁面。其中板带如图6所示。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其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脊部2和筋4的外侧的粘结部分7上有相互配合的突起701和凹槽702,可以用于增强粘结部分的粘结强度。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3,一种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其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为了避免钢塑波纹管钢带和塑料粘结后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管道撕裂,钢带3和带状板材6之间不进行粘结,可以相对自由滑动。
一种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钢带,如图5所示,钢带具有顶部301,从顶部301两端向下弯折后延伸形成侧部302,侧部302的底端再相对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底部303,其底部的宽度大于顶部的宽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包覆塑胶过程中漏胶造成管道的重量增加,成本增大,在脊部2和筋4的相对侧的顶部有相向突出的帽部5;为了避免管壁上的应力集中,可以在带状板材上各拐角处设置的圆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志树,未经谢志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