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麻袋圆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8913.2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1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申宗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宗爱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401浙江省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袋 圆筒 | ||
1、麻袋圆筒机是改进和利用塑料圆筒机各大部件和机构的基础 上,再提出了能适应圆织麻线的跑道结构与整梭结构,其特征是:
A、去掉塑料圆筒机上呈有斜面结构的下、下门环作为整梭梭轮 的圆周跑道,今提供一对由等高轴螺栓13连接的上跑道1和下跑道2。 在上和下跑道1和2的外圆面上,由螺钉均佈地将扣门钢扣片3紧固 在上和下跑道的外圆面上,由其扣条构成了圆周跑道,供给整梭6作 圆周运动。
B、在梭体底板6的两边上,装上两条竹溜条4和5,替代了梭轮 的功能。将整梭上的梭轮全部移植到上和下跑道1和2内,其特征是 给整梭构成了封闭型圆周跑道。
C、不论四梭、六梭、八梭和十梭麻袋圆筒机,其特征是:均根 据其棕带或棕杆数来确定上、下跑道内的梭轮数。
2、根据权利要求1-A所说的麻袋圆筒机的上、下跑道1和2, 其特征是:由环形斜面变成环形平面,使得经(麻)线12从钢扣门外 面成直线状进入跑道一直到尺码环(定径环)14的编织区内,消除了 经(麻)线成折线形牵进的弊病,钢扣门3其特征:是能接收从每根 棕丝眼内过来的二条麻线进入同一个扣距的扣隙内,编织成双经线单 纬线规格的麻袋。
3、根据权利要求1-B所说的麻袋圆筒机,其特征是均佈在上、 下跑道1和2内的梭轮7和8之轴心线,均在二片相邻钢扣门3的对 接面上。能使每把整梭6的两侧斜面9和10都有3只以上梭轮7和8 与其接触,构成了整梭6在封闭型跑道1和2内作圆周动动,消除了 飞梭打梭事故;装在梭底板6上的竹溜条4和5,替代了梭轮的功能。
4、均布在上和下跑道1和2内的梭轮7和8,其特征是:每只梭 轮的左右两边各留有无麻线牵引区域≥mm,显示出装在上和下跑道 1和2内的梭轮7和8不会阻挡麻线12牵进尺码环14内进行编织。
5、根据权利要求1-C所说的本四梭麻袋圆筒机,其特征是:以 后的六梭、八梭和十梭麻袋圆筒机的跑道结构原理和特征,整梭的结 构原理和特征完全与本四梭的一致,它们跑道上的梭轮数和所配置的 棕带或棕杆数相等,无麻线牵引区域仍是它们所编织出来的 麻袋折径与相对应的六梭、八梭、十梭塑料圆筒机编织出来的编织袋 折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宗爱,未经申宗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89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