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示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9215.4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阙淑芳;王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19/00;F21W11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示灯,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均匀地产生光线的指示灯。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子装置的指示灯(indicator light)常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作为点光源,发光二极管具有省电、效率高、反应快、寿命长及耐震等优点。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指示灯多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直接对外界投射光线,且因为多个光线交错及重叠而产生不均匀的光线。不均匀的光线往往会导致使用者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因此,通常导光模块需要数量够多的发光二极管,才有办法使得指示灯产生均匀的光线,如此不但没有办法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也会造成散热的问题难以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示灯,用以解决现有的指示灯使用单一点光源直接对外界投射光线而产生不均匀光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示灯,其主要应用于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有电路板。指示灯包含导光件、点光源以及夹持件。导光件具有容纳孔以及不互相平行的反射面及出光面。点光源电连接至电路板并容纳于导光件的容纳孔中。点光源用以发射光线。夹持件设置于容纳孔以将点光源夹持于导光件中。当光线射入导光件中时,反射面反射光线使反射的光线从出光面射出。
由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解决了指示灯使用单一点光源直接对外界投射光线而产生不均匀光线的问题。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利用导光件来进行引导,进而形成均匀光线投射至外界,如此可以让消费者在使用本发明的指示灯时,不会因为多道光线交错及重叠而产生不均匀的光线。
更进一步的来说,本发明的指示灯直接将点光源嵌入至导光件当中,并可在导光件的反射面上使用渐近式的咬花效果,并在此反射面上涂布一层白漆,以达到良好的光反射效果,最终即可产生均匀光线的目的。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利用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指示灯的剖面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指示灯的导光件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的点光源与夹持件的组装示意图;以及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指示灯应用于手持式装置的触控屏幕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示灯。并且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均匀地产生光线的指示灯,并可以让消费者在使用本发明时,不会因为多道光线交错及重叠所产生的不均匀光线,导致使用者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以下将详述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用以充分解说本发明的特征、精神、优点以及实施上的简便性。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指示灯的剖面视图。于此较佳具体实施例中,指示灯10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未示于图中)。电子装置包含有电路板(未示于图中)。指示灯10包含导光件102、点光源104以及夹持件106。以下将针对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指示灯10作更深入的介绍与更详细的说明,包含其上各部位的结构与其功能以及作动方式。
如图1所示,导光件102具有容纳孔1026以及不互相平行的反射面1022及出光面1024。点光源104电连接至电路板并容纳于导光件102的容纳孔1026中并用来发射光线。夹持件106可以容纳于点光源104以及导光件102之间。夹持件106设置于容纳孔1026以将点光源104夹持于导光件102中。当光线进入导光件102中时,反射面1022大体上将光线朝向出光面1024反射,进而使经反射的光线从出光面1024射出。
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图1中的指示灯10的导光件102的示意图。其中反射面1022形成一渐进式咬花图案(pattern)。渐进式咬花图案可以是锯齿形、波浪形、不规则纹路、渐近式纹路,但不以此为限。一般来说,光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可以利用渐进式咬花图案的特殊图形分布,将点光源104所产生的光线匀均地朝向导光件102的出光面1024射出。
如图2所示,于此较佳具体实施例中,反射面1022上可以涂布一层白漆。其中,白漆的形式可以是各种高反射性的化学颜料。在实际应用中,白漆亦可涂布于导光件102的渐进式咬花图案的下方,但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9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