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橡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9587.7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2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矢野雅士;野原义夫;五十岚实;吉田政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K3/36;C08L8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橡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组合物(下文中简称为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轮胎生产用胶囊的硅橡胶组合物,所述胶囊用于在轮胎硫化和成型期间扩大轮胎。
背景技术
在轮胎生产步骤中通常使用胶囊,可将胶囊粗略地分为两种类型,即当将用于轮胎的各种构造构件装配以使生胎(未固化的胎)成型时用于轮胎成型使用的胶囊和在硫化期间用于给出产品轮胎的最终模型的用于轮胎硫化的胶囊。
作为轮胎成型用胶囊,至今为止已使用从天然橡胶配方并通过将粘附溶剂和可固化硅油施涂至已硫化的圆柱状构件的表面上制造的那些。另一方面,至今为止已将丁基橡胶配方用于轮胎硫化用胶囊中以确保耐热性和伸长率,但是需要将脱模剂施涂至胶囊的外表面和生胎的内表面(内衬层)以防止硫化之前胶囊和生胎之间的粘附(参见,例如,JP-A-H06-339927,[0002]等)。
作为用于改进轮胎生产用胶囊的技术,JP-A-2005-246630公开了轮胎生产用胶囊,该胶囊通过以下方法形成:从包含短纤维的橡胶制造与轮胎内面接触的机筒部并根据机筒部的位置改变短纤维的配混比。
然而,在传统轮胎成型用胶囊中,由于固化硅的强度小,在表面上容易产生裂纹,因而存在重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并且撕裂强度低至不高于20kN/m。另一方面,在轮胎硫化用胶囊中,使用脱模剂是必要的,以致步骤数量增加和在硫化中还可能使轮胎质量受到不良影响。结果,需要实现能够不使用脱模剂的胶囊。此外,在硫化客车用通用轮胎中依赖于脱模剂的施涂形式,传统轮胎硫化用胶囊的重复使用期限为约450次,因此需要发展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胶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进胶囊用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提供用于实现轮胎生产用胶囊的技术,该胶囊适于轮胎成型和硫化两者而没有如传统技术中产生的问题。
本发明人已进行了各种研究并发现:通过将如下所示的特定硅橡胶组合物应用于胶囊可获得不具有如传统胶囊中的缺点或问题的轮胎生产用胶囊,结果已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用于轮胎生产用胶囊的硅橡胶组合物,该硅橡胶组合物包括(A)100质量份在其分子内包括键合至硅原子的两个以上链烯基的直链二有机聚硅氧烷;(B)0.01-10质量份由以下平均组成式表示并且在其分子内包括键合至硅原子的两个以上氢原子的有机氢聚硅氧烷:
(R1)xHySiO(4-x-y)/2
(其中R1为除脂肪族不饱和基团之外的取代或非取代的一价烃基,x和y各自为满足1≤x≤2.2、0.002≤y≤1和1.002≤x+y≤3的正数);(C)20-80质量份具有不低于100m2/g的比表面积的干法二氧化硅;和(D)按组分(A)和(B)的总质量计0.1-1000ppm铂族金属催化剂,换算为铂族金属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硅橡胶组合物硫化后优选具有不低于40的JISA硬度、不低于30kN/m的撕裂强度、不低于7MPa的拉伸强度、不低于600%的断裂伸长率和不低于2.0MPa的在300%伸长率下的拉伸模量。
此外,本发明为轮胎成型或轮胎硫化用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硅橡胶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采用上述构造生产轮胎生产用胶囊,该胶囊适于轮胎成型和硫化而不产生如在传统胶囊中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将根据本发明的硅橡胶组合物用于轮胎生产用胶囊中,该硅橡胶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A)-(D)。
在根据本发明的硅橡胶组合物中,用作组分(A)的基础聚合物并在其分子内包括键合至硅原子的两个以上链烯基的直链二有机聚硅氧烷为在正常液体加成固化型硅橡胶组合物中用作主材料(基础聚合物)的已知有机聚硅氧烷。
此有机聚硅氧烷基本上是直链二有机聚硅氧烷,该直链二有机聚硅氧烷由以下平均组成式典型地表示并在其一个分子内包括各自键合至硅原子的不低于2,优选2-10,更优选2-5个链烯基,以及具有300000-1200000,优选约500000-1000000的重均分子量,该重均分子量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以聚苯乙烯换算:
(R2)aSiO(4-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9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