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广播控制信道的发送及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9682.7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6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0 | 分类号: | H04W48/10;H04W9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播 控制 信道 发送 接收 方法 | ||
1.一种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广播控制信道BCCH的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需要发送所述BCCH时,无线网络控制实体在Iub接口的一个公共 MAC流上向基站发送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数据帧,其中携带所述 BCCH专用的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H-RNTI和所述BCCH 信令数据;所述基站收到后,分别在各驻留有处于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 下的用户设备的载波上发送所述BCCH专用的H-RNTI和所述BCCH信令 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上保存有所有驻留有处于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的用户设 备的载波的信息;
所述基站是根据该信息分别在各驻留有处于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 的用户设备的载波上发送所述BCCH专用的H-RNTI和所述BCCH信令数 据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保存所有驻留有处于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的用户设备的 载波的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Iub接口建立有多个公共MAC流,每个公共MAC流对应一个载 波,一个载波对应一个或多个公共MAC流;
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实体通过所述用户设备的驻留载波所对应的公共 MAC流向所述基站发送指向所述用户设备的HS-DSCH数据帧,其中携带 所述用户设备的H-RNTI;所述基站收到后,保存所述驻留载波与所述用户 设备的H-RNTI之间的关联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分别在各驻留有处于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的用户设备的 载波上发送所述BCCH信令数据是指:所述基站根据保存的驻留载波与用 户设备的H-RNTI的关联关系,分别在各驻留有处于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 态下的用户设备的载波上发送高速-共享控制信道和高速-下行物理共享信 道;其中,所述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中携带有所述BCCH专用的H-RNTI,所 述高速-下行物理共享信道中携带所述BCCH信令数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用户设备的驻留载波发生变更时,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实体通知基 站此次变更的方法为以下任意一种:
方法一: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实体在变更后的驻留载波对应的公共MAC 流上发送HS-DSCH数据帧,其中携带所述用户设备的H-RNTI;所述基站 收到后清除其上保存的发生变更前的驻留载波与所述用户设备的H-RNTI的 关联关系,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H-RNTI与变更后的驻留载波的关联关系;
方法二: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实体向所述基站发送控制面的新增消息,其 中至少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H-RNTI和变更后的驻留载波的信息;所述基站 收到后清除其上保存的发生变更前的驻留载波与所述用户设备的H-RNTI的 关联关系,保存所述用户设备的H-RNTI与变更后的驻留载波的关联关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某个载波上同时驻留有多个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的用户设备 时,所述基站在该载波上针对携带同一BCCH信令数据的所述高速-下行物 理共享信道只发送一次。
7.一种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广播控制信道BCCH的接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需要发送所述BCCH时,无线网络控制实体在Iub接口的一个公共 MAC流上向基站发送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数据帧,其中携带所述 BCCH专用的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H-RNTI和所述BCCH 信令数据;所述基站收到后,分别在各驻留有处于小区_前向接入信道状态 下的用户设备的载波上发送所述BCCH专用的H-RNTI和所述BCCH信令 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只在自己驻留的载波上检测所述BCCH专用的H-RNTI; 当检测到所述BCCH专用的H-RNTI后,接收所述BCCH信令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96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