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9742.5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之史;林繁树;加藤裕治;奥山天;下田洋平;池田太;加藤胜秀;山形浩司;北桥敏幸;米田安孝;小谷伸介;宫崎诚;大森美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B62D11/02 | 分类号: | B62D11/02;B62D11/08;A01D69/00;A01D6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 ||
1.一种作业车,具有右以及左行进装置(1),
该作业车的转向操作构造,具有:
第1转弯机构,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速度差而使机体转弯;
第2转弯机构,向右以及左行进装置施加与上述第1转弯机构相比更 大的速度差而使机体转弯;
转弯设定机构(78),能够设定上述第1转弯机构工作的第1状态或 者上述第2转弯机构工作的第2状态;
转向操作件(77),能够被人为地操作;
控制机构(64),
上述控制机构(64),在上述第1状态中,以上述转向操作件(77) 从直进位置(N)越被向右或左操作则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差越大的 方式操作上述第1转弯机构,并且,在上述第2状态中,以上述转向操作 件(77)从直进位置(N)越被向右或左操作则右以及左行进装置的速度 差越大的方式操作上述第2转弯机构,该作业车的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上述第1状态中,与上述转向操作件(77)的单位操作量对 应的、基于第1转弯机构的单位速度差,在上述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N) 侧的区域中小、在上述转向操作件的转向极限侧的区域中大,
构成为在上述第2状态中,与上述转向操作件(77)的单位操作量对 应的、基于第2转弯机构的单位速度差,在上述转向操作件的直进位置(N) 侧的区域中小、在上述转向操作件的转向极限侧的区域中大,
将上述第1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和上述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 差的变化特性设定为不同的变化特性,
在上述转向操作件(77)的直进位置(N)侧的区域中,以上述第1 状态的单位速度差比第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小的方式设定上述第1以及第 2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转弯机构是慢转弯机构(46),该慢转弯机构(4 6)向右或 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同且低速 的动力,
上述第2转弯机构是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施加制动的制动机构(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转弯机构是慢转弯机构(46),该慢转弯机构(46)向右或 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同且低速 的动力,
上述第2转弯机构是反转机构(5 3),该反转机构(5 3)向右或者左 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反的动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转弯机构是慢转弯机构(46),该慢转弯机构(46)向右或 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同且低速 的动力,
上述第2转弯机构是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施加制动的制动机构(50),
并且具有反转机构(53),该反转机构(53)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 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反的动力,
构成为能够通过上述转弯设定机构(78)设定使用上述慢转弯机构 (46)的第1状态、使用上述制动机构(5 0)的第2状态、使用上述反转 机构(5 3)的第3状态,
在上述转向操作件(77)的直进位置(N)侧的区域中,以上述第2 状态的单位速度差比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小的方式设定上述第2以及第 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转弯机构是慢转弯机构(46),该慢转弯机构(46)向右或 者左行进装置的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同且低速 的动力,
上述第2转弯机构是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施加制动的制动机构(50),
并且具有反转机构(53),该反转机构(53)向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 另一方传递与右或者左行进装置的一方方向相反的动力,
构成为能够通过上述转弯设定机构(78)而设定使用上述慢转弯机构 (46)的第1状态、使用上述制动机构(50)的第2状态、使用上述反转 机构(53)的第3状态,
在上述转向操作件(77)的直进位置(N)侧的区域中,以上述第2 状态的单位速度差和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相同的方式设定上述第2以及 第3状态的单位速度差的变化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97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记录用墨水和墨水组
- 下一篇:用于轨道车辆的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