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埋入式无线应力/应变/温度传感器测试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193.3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九汇;连昆;王小鹏;陈天宁;陈花玲;赵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L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入 无线 应力 应变 温度传感器 测试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力、应力、转矩、功、机械功率、机械效率或流体压力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重大设施故障诊断及安全分析的埋入式无线应力/应变/温度传感器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光纤技术测量一些大型设施的应力应变,如将光纤技术应用在拉索桥的性能测试方面。光纤技术对设备的整体估量很好,灵敏度和信噪比也很高,尤其测量平均应力和平均变形是其优势,但不能测试结构振动的有关动态参数。应用光纤技术测量设施的局部应力时,就需将光纤和周围结构紧密结合。当结构较复杂(如带有小于40°拐角)时,光纤技术显示出不足。光纤是串联系统,当其中一处破坏,整个光纤就失去工作能力或可靠性降低。此外,光纤还需要光源,且需要对齐,在震动等轻度损坏后,光纤的对齐就是个问题。在新系统设计中可使用光纤,但现存已有系统中大多数都没有配置光纤,因而就不能用光纤技术进行这些现存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安全分析。
和光纤技术相比,传感器应用具有一定优势:(1)传感器的机械性能很好,外壳强度较高,使用传感器不会损坏结构强度;(2)传感器是结点布放,可测量任何一点的局部应力和变形,也可用在复杂结构及其特殊位置中,可靠性高;(3)传感器可通过打洞、浇水泥等手段应用在现有设施中;(4)传感器能够测量结构振动的动态参数;(5)传感器可用在大型水坝、桥梁、高层危房等的震后检测中。
传统的有线传感器技术曾一度应用在高速公路路基内部应力和应变的测量方面。随着射频(RF)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和关注基于RF数据传输技术的无线应力/应变测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但是,目前这种RF模块是由电池供给能量,整个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当其被置入设施中时,将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免维护、长寿命的埋入式无线应力/应变/温度传感器测试平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球形脆性壳体以及设置在脆性壳体内的球形刚硬壳体,在刚硬壳体内铰接有球形联结,在球形联结的下端设置有传力杆,应变仪置于传力杆的底部,并固结在两个线性金属应变条上,在刚硬壳体内球形联结的对面设置有永久磁铁,且在永久磁铁上设置有电子装置,在电子装置与应变仪之间通过弹簧设置有与电子装置相连接的法拉第-压电能量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永久磁铁采用的是磁场强度至少为2000奥斯特的永久磁铁;传力杆、应变条和应变仪组成一应力/应变传感器单元;替换此应力/应变传感器单元,将温度计、湿度计或加速度计直接固结在球形联结上,则分别组成温度传感器单元、湿度传感器单元和加速度传感器单元;电子装置包括与法拉第-压电能量回收装置相连接的充电和调节电路及低电压检测电路,充电调节电路及低电压检测电路与能量供应可充电电池相连接,能量供应可充电电池的输出分别与应变仪、信号调节器及微控制器/收发器系统芯片相连,微控制器/收发器系统芯片包括一与信号调节器相连接的用于控制信号调节器的数据输入输出单元和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还与用于发射数据的存储器相连,存储器将信号发送至收发器并通过天线发送至外界;法拉第一压电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基体以及均布在该基体上的由若干组悬臂梁结构的双压电晶片元件组成的阵列,且在各双压电晶片元件的末端设置有一质量块;刚硬壳体的重心在其底部;脆性壳体采用陶瓷或玻璃脆性材料制成;刚硬壳体内的中轴线上还设置有一双轴充液方向传感器,该双轴充液方向传感器包括一球形空心壳,在球形空心壳内注入超过一半体积的电导液体,球形空心壳上还设置有两个互相垂直交叉板,两块板中含十六个四分式对称电极,每个电极通过导电液体和其它电极相通。
由于重大设施的结构安全性一般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对于其故障诊断及安全分析,需要建立一个平台系统来获得不同位置的关键参数和动态参数。鉴于传感器应用的突出优点,本发明设计了埋入式无线传感器平台系统。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传感器系统有下述优点:采用完全置入和无线方式,对路线安排没有要求;测得的应力应变场不受有线的影响;使用低能耗小型化的力-磁-压电电池充电装置,可将由交通或振动引起的机械振动能量转化成可充电电池的电能,以延长系统使用寿命;采用MEMS/IT技术和集成化功能,几乎不需要维护,因而总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3是本发明法拉第-压电能量回收装置6的双压电晶片阵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双轴充液方向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衡管式聚合物溶液汽提凝聚分离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可偏转微机械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