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胺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266.9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齐暑华;王东红;吴有明;黄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苯胺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0.1~5.0份席夫碱溶解分散在30~150份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均相体系中;
步骤2、在搅拌条件下将盐酸5~20份溶解在上述均相体系中形成盐酸溶液;
步骤3、在搅拌条件下加入2~10份苯胺形成组份A;
步骤4、在搅拌条件下将组份B连续逐滴滴加到组份A中,滴加速度为1.0ml/min~5.0ml/min,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2~10小时,反应温度控制在0℃~5℃之间;所述的组份B是:将4~50份氧化剂过硫酸铵溶解在20~400份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形成的均相体系中形成组份B;
步骤5、将反应产物过滤后分别用甲醇、丙酮和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无色;
步骤6、用盐酸水溶液进行二次掺杂,二次掺杂用的盐酸浓度为0.5M~4.0M,掺杂的时间为2~10小时;
步骤7、洗涤后真空干燥即得到聚苯胺纳米棒,真空干燥时的真空度为0.6MPa~0.9MPa,干燥的温度为60℃~100℃;
上述步骤中各组份单位为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席夫碱为一种含有碳氮双键官能团的有机高分子,其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胺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醇类或酮类能与水形成均相体系的有机溶剂,其中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体积含量为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2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