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润滑掺硅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286.6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敏;赵飞;周惠娣;李红轩;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C23C14/34;C23C16/2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掺硅类 金刚石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润滑掺硅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活化清洗表面:将在丙酮和乙醇中超声过的不锈钢片置于样品室后抽真空至1.0×10-3Pa~1.0×10-2Pa,通入氩气至1.5~3.0Pa;打开脉冲偏压电源,电压调至-400~-1200V,占空比为30~80%,用氩等离子体对不锈钢片表面进行活化清洗;
B、镀硅过渡层:清洗完毕后,将氩气气压调至0.25~1.0Pa,打开溅射电源,将溅射电流调至3.0~20.0A,同时脉冲偏压调至-200~-1000V,占空比为30~80%,沉积5~20分钟;
C、沉积掺硅类金刚石薄膜:通入氩气与甲烷的混合气体,使其总压强为0.5~4.0Pa;射频电源功率为400~1500W,溅射电流为2.0~15.0A,脉冲偏压为-200~-1200V,占空比为30%~80%,沉积120-160分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步骤中,氩气与甲烷的质量流量比为3∶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2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