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伊维菌素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0354.9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瑜;李剑勇;周绪正;吴培星;刘根新;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47/34;A61K31/7048;A61P33/1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50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素 纳米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动物寄生虫的药物,具体是指一 种伊维菌素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伊维菌素(Ivermectin,以下简称为IVM)是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为阿维菌素的二氢还原产物。是阿维菌素家族中最优秀的驱虫药,在畜牧业 生产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极低的水溶性、非常差的保存稳定性 和较强的毒性导致其在临床应用中困难重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伊维菌素水溶性低和保存稳定性差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兽医临床用于抗动物寄生虫的含伊维菌素纳米乳药物。本发 明将伊维菌素制成纳米乳,大大提高了伊维菌素的治疗效果,同时解决了伊 维菌素极难溶于水、稳定性差的缺点。
由于纳米乳基质属于纳米级乳液,可以使药物增溶到纳米乳体系中,提 高其稳定性,增强安全性。故本发明将伊维菌素增溶于纳米乳基质,制成动 物外用药、口服药或者注射药,旨在通过该发明为兽医临床提供新型的抗寄 生虫药物制剂,起到对动物寄生虫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伊维菌素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各组分 用量在下述重量百分比范围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一种伊维菌素纳米药物组合物,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油酸乙脂:0.3~6.7%;
Tween-80:7.5~35.1%;
1,2-丙二醇:2.5~11.7%;
伊维菌素:0.5~3.0%;
其余为双蒸水。
上述的纳米乳药物的乳滴粒径为10~100纳米。
上述纳米乳药物加双蒸水大量稀释制成不同浓度的注射剂、或口服剂、 或涂搽剂。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最佳重量百分比是:
油酸乙脂4.0%、Tween-8031.0%、1,2-丙二醇10.0%、伊维菌素2.0%、 双蒸水53.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伊维菌素纳米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称取各药物组分:油酸乙脂、Tween-80、1,2-丙二醇、伊维菌素,备 用;
2)在25℃~30℃条件下,将1)称取的油酸乙脂、Tween-80、1,2-丙二 醇、伊维菌素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以300~500rpm搅拌10min,混合均 匀,直至伊维菌素完全溶解,体系透明;
3)向混合物中慢慢滴加双蒸水,边滴加边搅拌;当水量达到一定时,体 系会突然变稀,流动性增大,完全透明,此时即制备形成伊维菌素纳米乳药 物。
本发明是将伊维菌素增溶于纳米乳基质制备成伊维菌素纳米乳药物,并 可以根据需要用双蒸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伊维菌素纳米乳注射剂、口服剂。
粒度分析结果
本发明经透射电镜(JEM 1200EX)及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2.0%伊维菌素 纳米乳外观为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乳滴粒径分布在50~80纳米之间,平均 粒径为70纳米。检测相关结果见图1和图2。
含量测定
将制备好的伊维菌素纳米乳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美国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Zirchrom 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检测器:486 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色谱条件:甲醇∶水=85∶15,流速:1.0ml/min,检测 波长:245nm;柱温:40℃,进样量:20μl。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伊维菌素对照品:0.0111g,以流动相溶解配置 成浓度111.0μg/ml作为储备液。精密量取上述储备液0.2、0.6、1.0、3.0、 6.0、10.0μl,分别置10ml的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摇匀,作为对照品溶 液。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样品适量,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流动 相适量,超声30min,放冷至室温,加入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 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分别取上述对照溶液20μl进样测定。以对照品溶 液浓度与峰面积的平均值进行曲线回归计算,得方程:Y=0.032X+0.2803, R2=0.9999。结果表明,伊维菌素浓度为2.22~111.0μg/ml时有良好的线性 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粉化维参锌及其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保健美容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