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体型旋流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361.9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武;张力;杨萍;赵学;张洪生;夏雪梅;彭斌;刘玉午;颜昕辉;金风钧;蒋钧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081;B04C5/1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 斌 |
地址: | 73002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旋流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滴灌节水灌溉中泥沙旋流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型旋流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滴灌节水灌溉系统中,对水质的要求高,特别是黄河水,泥沙含量大,需除去泥沙才能送到滴灌管网。旋流分离器传统的成型方法是钢板卷弯,在旋流分离器的上端开一个对接孔,把引流管对焊在旋流分离器上,其接口对焊的制造工艺,使用中焊缝处出现气蚀的现象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整体型旋流分离器,从而有效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整体型旋流分离器,整体型旋流分离器,包括有引流管2和分离器腔体,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分离器腔体由上部的圆柱段6和下部的锥体段7构成,圆柱段6和锥体段7为微锻一次成型,引流管2设在圆柱段6的侧面,引流管2与圆柱段6的对接处设有导流板10,圆柱段6的上盖5上设有出水管4,锥体段7的下部设有泥沙排出管8。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所述的整体型旋流分离器,其针对旋流分离器的结构及成型设计的整体成型及具有导流的旋流固液分离器。旋流分离器采用整体成型的制造工艺,使旋流分离器的材质一致。有效克服气蚀的现象发生。在引流管的对接部分有一导流板,把水流导向旋流分离器的内壁,提高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所述的整体型旋流分离器,整体型旋流分离器,包括有引流管2和分离器腔体,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分离器腔体由上部的圆柱段6和下部的锥体段7构成,圆柱段6和锥体段7为微锻一次成型,引流管2设在圆柱段6的侧面,引流管2与圆柱段6的对接处设有导流板10,圆柱段6的上盖5上设有出水管4,锥体段7的下部设有泥沙排出管8。
所述的引流管2焊接在圆柱段6上部侧面,引流管2的一侧与圆柱段6的外边缘相切焊接。出水管4外端部设有第一法兰3,所述的泥沙排出管8外端部设有第二法兰9。引流管2的外端设有第三法兰1。
所述的整体型旋流分离器,其分离过程是,由引流管2上的第三法兰1与供水系统连接,水通过引流管2进入分离器时,在导流板10的作用下,以射流方式紧贴分离器内壁流入分离器中,在圆柱段6区比重大的颗粒甩向外侧,比重小的流水挤向内,随着螺旋下落,清水由分离器中间在顶板上所焊的出水管4引出,由出水管4上第一法兰3所对接的管路送走。被分离的泥沙随锥体段7内壁下落进入泥沙排出管8,由泥沙排出管8上第二法兰9所对接的集沙器收集。
所述的整体型旋流分离器,水流进入引流管2,在导流板10处一方面通流面积变小,另一方面使流向改变,靠近旋流分离器的内壁,使泥沙紧贴旋流分离器内壁,在旋转的同时,沿旋流分离器螺旋下落,在锥体部分随着截面积的变小,清水进入旋流分离器中央从出水管流出,泥沙逐步落到下部,从泥沙排出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未经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