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760.5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7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岭;吕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军岭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06;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席树文;苟红东 |
地址: | 7210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支气管哮喘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配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血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本病发达国家发展最快,欧美国家占10%,亚洲占5%,我国患病人数2~3千万人,是受累人群最多的医疗问题之一。患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上升,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且病后成人误工、学生误课,现已成为世界问题,公共问题。虽治疗上一时控制症状并不难,但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防止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I型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性病证,可见多种急慢性疾病中。相当于中医学的“哮病”、“喘病”。本病系宿痰伏肺,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丹溪云:“哮病专主于痰”。哮喘一证,常因复感外邪而反复发作,且经多种中西药物治疗,症情复杂。但在整个病程中,外邪、痰饮、肺肾两虚为其病理变化的三要素,本虚标实为主要矛盾,所以在治疗上必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阴阳兼顾,温肾不忘补肺,固本兼顾治标。
基于这些认识,本发明主要选取了半夏、陈皮祛痰化痰;通光散、杏仁、灵芝来止咳平喘;采用主肺的沙参、白胡椒润肺止咳、行气止痛。因此,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其是用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通光散10-15、黄药子10-15、白胡椒4-8、蟾蜍8-12、半夏4-8、陈皮4-6、沙参13-18、杏仁7-11、麻黄7-11、桑叶10-15、灵芝10-14、淫羊藿13-18。
本发明优先推荐的配方是:通光散13、黄药子13、蟾蜍8、白胡椒6、半夏6、陈皮5、沙参15、杏仁9、麻黄9、桑叶13、灵芝12、淫羊藿15。
本发明中蟾蜍只用其骨肉粉末,具体炮制方法是蟾蜍去内脏和外皮后,用黄泥封固人火煅烧,干燥后研细粉末。
本发明治疗机理分析:
通光散—抗癌散结,止咳平喘
黄药子—排毒软坚,凉血止血,止咳平喘
蟾蜍—1只(去内脏及外皮)用黄泥封固,入火锻后,研末,每次3克。
白胡椒—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半夏—燥湿祛痰,降逆止呕
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沙参—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麻黄—发汗排表,宣肺平喘,利水退肿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止咳,平肝明目
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降血压,镇咳、祛痰、平喘
本发明可以抑制气道炎症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逐渐改善肺功能,改善微循环而达到长期缓解乃至消除症状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配方1:通光散15、黄药子10、蟾蜍8、白胡椒8、半夏4、陈皮6、沙参13、杏仁11、麻黄7、桑叶15、灵芝10、淫羊藿18。
配方2:通光散13、黄药子13、蟾蜍10、白胡椒6、半夏6、陈皮5、沙参15、杏仁9、麻黄9、桑叶13、灵芝12、淫羊藿15。
配方3:通光散10、黄药子15、蟾蜍12、白胡椒4、半夏8、陈皮4、沙参18、杏仁7、麻黄11、桑叶10、灵芝14、淫羊藿13。
制备方法:蟾蜍只用其骨肉粉末,具体炮制方法是蟾蜍去内脏和外皮后,用黄泥封固入火煅烧,干燥后研细粉末与上述配方其余药物混合后制成100目以上细粉装胶囊后辐照灭菌即可。
每天服用20-30克,分三次于早、中、晚温水服用。
本发明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132例资料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3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78例,女5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5年。患者在治疗前均做X检查排除其它病变。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7年第二次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全国哮喘会议(青岛)提出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1.3分析标准
①急性发作期: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常有呼吸困难。②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军岭,未经杨军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