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778.5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安军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H04L12/40;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宝玲 |
地址: | 735000甘肃省酒***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电源 传输 串行 总线 系统 | ||
1.一种节点从总线获取电源及节点向总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应用于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 括:
a、电源和总线连接步骤,电源和总线通过第一电感(L)相连,视 总线上节点数量和总线长度可在总线上连接数个电压相同的电源;
b、总线各节点从总线上获取电源步骤,总线各节点通过二极管(D1)、 第二电感(L1)从总线获取电源后经DC-DC变换电路或三端稳压器供给 节点的其它电路使用;
c、节点向总线发送信息步骤,节点信息发送端TXD经反向放大电路 将高低电平放大后通过第一电容(C12)及肖振电阻(R1)与总线相连, 在TXD下降沿在总线上产生正尖脉冲,在TXD上升沿在总线上产生负尖脉 冲;
d、节点从总线接收信息步骤,总线通过第二电容(C13)与节点电 路的施密特电路输入端相连,当总线出现正尖脉冲后施密特电路输出为 负,总线出现负尖脉冲后施密特电路输出为正;施密特电路输出与节点 通信电路的信息接收端RXD相连;
e、总线上各节点均可作为主机及相互通信步骤,总线上各节点对每 节点都编一个号,在节点需要发送信息时先连续检测总线TXD发送一个 字节的时间,若总线上无信息传送则再连续检测传送一位的时间与节点 号乘积的时间,若总线仍无信息传送则开始传送信息,直到与被寻址的 节点通迅完毕;若总线上有信息传送则等总线空闲后重新检测并重复上 过程,直到与被寻址节点通迅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从总线获取电源及节点向总线发送数据和 接收数据的方法,应用于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中,其特 征在于电源和总线的连接,具体步骤如下:
电源通过高频阻尼网络(9)替换第一电感(L)和总线相连,视总 线上节点数量和总线长度可在总线上连接数个电压相同的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从总线获取电源及节点向总线发送数据和 接收数据的方法,应用于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中,其特 征在于总线各节点从总线上获取电源,具体步骤如下:
总线上各节点通过高频阻尼网络(10)替换二极管(D1)和第二电 感(L1)从总线获取电源后经DC-DC变换电路或三端稳压器供给节点的 其它电路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从总线获取电源及节点向总线发送数据和 接收数据的方法,应用于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中,其特 征在于节点向总线发送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节点信息发送端TXD经反向放大电路将高低电平放大后通过低频 阻尼网络(11)替换第一电容(C12)及肖振电阻(R1)与总线相连, 在TXD下降沿在总线上产生正尖脉冲,上升沿在总线上产生负尖脉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从总线获取电源及节点向总线发送数据和 接收数据的方法,应用于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中,其特 征在于节点从总线接收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总线通过低频阻尼网络(12)替换第二电容(C13)与节点电路的施 密特电路输入端相连,当总线出现正尖脉冲后施密特电路输出为负,总 线出现负尖脉冲后施密特电路输出为正;施密特电路输出与节点通信电 路的信息接收端RXD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从总线获取电源及节点向总线发送数据和 接收数据的方法,应用于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中,其特 征在于总线上可连接结构相同的数个节点,总线各节点所需电源和传递 信息均在两根总线上传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从总线获取电源及节点向总线发送数据和 接收数据的方法,应用于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中,其特 征在于总线各节点的电源都从总线上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从总线获取电源及节点向总线发送数据和 接收数据的方法,应用于信息和电源同线传输的串行总线系统中,其特 征在于节点信息发送端TXD与节点信息接收端RXD相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安军,未经王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7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重复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下一篇:内燃机中的油路结构和气缸盖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