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空作业的自锁式升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838.3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效田;李霞;李锡恩;朱旭华;杨亚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A62B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 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空作业 升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空作业的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自锁式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高空作业的升降设备一般采用液压系统升降,要求制造精度高,制造成本高,且升降高度受到限制,对一些更高空的输送设备,由于采用液压系统,在承载能力,稳定性,灵活性方面都受到限制。这远远不能满足更高空间作业的需求,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超高楼层的建设,对超高楼层的消防等是必需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其采用多节升降杆件通过自锁式动力传递装置接成一个可展开的多级升降系统,从而有效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用于高空作业的自锁式升降系统,包括有底座1,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旋转底盘2,电机3和支座4设置在旋转底盘2上,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减速装置5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一齿轮轴6-1相连,第一齿轮轴6-1上设有第一齿轮10-1,第一齿轮10-1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一传动轴14-1上的第二齿轮10-2相啮合,第一传动轴14-1上设有第一传动轮19-1,第一齿轮轴6-1通过第一离合器7-1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一蜗杆8-1相连,第一蜗杆8-1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二蜗杆8-2上的第一蜗轮9-1相啮合,第二蜗杆8-2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一驱动轴11-1上的第二蜗轮9-2相啮合,第一驱动轴11-1上设有升降装置13。所述的升降装置13为多个,每个升降装置13包括有起升臂15,起升臂15安装在第一驱动轴11-1上,起升臂15上设有支撑臂16,第二传动轴14-2设置在支撑臂16上,第二传动轴14-2上设有第二传动轮19-2和第三齿轮10-3,第三齿轮10-3与设在支撑臂16上的第二齿轮轴6-2上的第四齿轮10-4相啮合,第二齿轮轴6-2通过第二离合器7-2与设在起升臂15上的第三蜗杆8-3相连,第三蜗杆8-3与设在起升臂15上的第四蜗杆8-4上的第三蜗轮9-3相啮合,第四蜗杆8-4与起升臂15上的第二驱动轴11-2上的第四蜗轮9-4相啮合,第二传动轮19-2通过皮带17与第一传动轮19-1和上部相邻的升降装置上的传动轮相连。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所述的用于高空作业的自锁式升降系统。其通过多节升降杆件通过自锁式动力传递装置接成一个可展开的多级升降系统,由一个大动力电机统一提供动力,通过钢丝绳(链条或皮带轮)逐级传递动力,驱动各级连接轴转动,从而实现各节杆件的各自展开(收缩)而实现整体机构的升降。该机构还可实现任意高度,任意角度的调节。其各杆件的运动控制不受相邻杆件运动或止动的制约,各节杆件和旋转底盘配合都可相对于各自转轴独立实现各自3600的正反转动。具有升降迅速,自由调节高度,升起后具有止动回转功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突出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有两个升降装置11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中A-A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设有两个升降装置11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4所示,所述的用于高空作业的自锁式升降系统,包括有底座1,其特点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旋转底盘2,电机3和支座4设置在旋转底盘2上,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减速装置5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一齿轮轴6-1相连,第一齿轮轴6-1上设有第一齿轮10-1,第一齿轮10-1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一传动轴14-1上的第二齿轮10-2相啮合,第一传动轴14-1上设有第一传动轮19-1,第一齿轮轴6-1通过第一离合器7-1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一蜗杆8-1相连,第一蜗杆8-1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二蜗杆8-2上的第一蜗轮9-1相啮合,第二蜗杆8-2与设在支座4上的第一驱动轴11-1上的第二蜗轮9-2相啮合,第一驱动轴11-1上设有升降装置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患者信息管理系统
- 下一篇: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