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羰化反应合成手性2-羰基-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875.4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来来;崔玉明;赵庆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69/73 | 分类号: | C07C69/73;C07C67/38;B01J31/24;C07B53/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羰化 反应 合成 手性 羰基 苯基 戊二酸 二甲 方法 | ||
1、一种三羰化反应合成手性2-羰基-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苯乙烯、甲醇以及一氧化碳作为为反应物,以乙酰丙酮钯和手性膦配体原位生成的手性钯络合物作为主催化剂,苯醌和对甲苯磺酸作为助催化剂,在40~80℃、3~7MPa下反应30~50小时,经三羰化反应一步合成手性2-羰基-3-苯基戊二酸二甲酯;所述的手性膦配体选自(S)-P-PHOS,其结构如式(II)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苯乙烯用量为甲醇的1~6mo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酰丙酮钯用量为苯乙烯的0.1~0.6mo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性配体(S)-P-PHOS用量为苯乙烯的0.1~0.6mo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助催化剂苯醌用量为苯乙烯的50~150mo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助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苯乙烯的0.5~1.5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8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式带钢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机架四辊轧机轧制节奏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