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层辅助结构制备多晶SiGe栅纳米级CMOS集成电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0929.7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鹤鸣;戴显英;舒斌;宣荣喜;胡辉勇;宋建军;王冠宇;徐小波;屈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8238 | 分类号: | H01L21/823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品华;黎汉华 |
地址: | 7100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层 辅助 结构 制备 多晶 sige 纳米 cmos 集成电路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层辅助结构制备多晶SiGe栅纳米级CMOS集成电路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在Si衬底(1)上热氧化一层SiO2缓冲层(2),在该缓冲层上淀积一层SiN(3),用于阱区注入的掩蔽;
步骤二.在SiN层上分别光刻N阱和P阱,同时进行N阱和P阱推进,在Si衬底(1)分别形成P阱(4)和N阱(5);
步骤三.刻蚀掉P阱(4)和N阱(5)上部的SiN层和SiO2层,然后再在整个衬底表面生长一层SiO2缓冲层和SiN层,在SiN层上光刻场隔离区,氧化形成隔离区(6);
步骤四.在N阱和P阱上热氧化生长厚度为7~11nm的SiO2栅介质层(7),在N阱上淀积一层厚度为120~150nm的n型掺杂的Ploy-SiGe层(8a),在P阱上淀积一层厚度为120~150nm的p型掺杂的Ploy-SiGe层(8),作为栅极,Ge组分为0.05~0.3,掺杂浓度>1020cm-3;
步骤五.在Ploy-SiGe上淀积生长一层厚度为40~60nm的SiO2(9),作为栅极的保护层;
步骤六.在SiO2层上再淀积一层110~160nm厚的Ploy-Si(10),作为制造过程中的辅助层,辅助生成侧壁;
步骤七.在Ploy-Si的区域中刻蚀出符合电路要求的窗口(10a);
步骤八.在Si衬底上淀积一层90~130nm厚的SiN介质层(11),覆盖整个表面;
步骤九.刻蚀衬底表面上的SiN,保留Ploy-Si侧壁的SiN;利用Ploy-Si与SiN的刻蚀速率比11∶1,刻蚀SiO2表面的Ploy-Si;利用SiO2与SiN的刻蚀速率比4∶1,刻蚀掉表面上除SiN侧壁区域以外的SiO2;再利用Ploy-SiGe与SiN的刻蚀速率比11∶1,刻蚀掉表面上除SiN侧壁区域以外的Ploy-SiGe,形成nMOSFET的栅极(s)和pMOSFET的栅极(sa),并在阱区上淀积一层4~8nm厚的SiO2,形成栅极侧壁的保护层(12);
步骤十.在P阱区进行n型离子注入,自对准生成nMOSFET的源区(13)和漏区(14),在N阱区进行p型离子注入,自对准生成pMOSFET的源区(15)和漏区(16);
步骤十一.在n/pMOSFET的栅、源和漏区上光刻引线,构成导电沟道为65~90nm的CMOS集成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七所述的在Ploy-Si的区域中刻蚀出符合电路要求的窗口,是根据微米级工艺加工的最小线条尺寸和套刻精度的大小确定,通常宽度取2~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九所述的形成栅极,它的长度根据步骤八淀积的SiN厚度确定,通常取65~90nm。
4.一种基于多层辅助结构制备多晶SiGe栅纳米级CMOS集成电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在Si衬底(1)上热氧化一层SiO2缓冲层(2),在该缓冲层上用PECVD的方法淀积一层SiN(3),用于阱区注入的掩蔽;
第2步.在SiN层上分别光刻N阱和P阱,同时进行N阱和P阱推进,在Si衬底(1)分别形成P阱(4)和N阱(5);
第3步.刻蚀掉P阱(4)和N阱(5)上部的SiN层和SiO2层,然后再在整个衬底表面生长一层SiO2缓冲层和SiN层,在SiN层上光刻场隔离区,氧化形成隔离区(6);
第4步.在N阱和P阱上热氧化生长9nm厚的SiO2栅介质层(7),用UHVCVD的方法在N阱上淀积一层厚度为120~150nm的n型掺杂的Ploy-SiGe层(8a),在P阱上淀积一层厚度为135nm的p型掺杂的Ploy-SiGe层(8),作为栅极,Ge组分为0.2,掺杂浓度>1020cm-3;
第5步.在Ploy-SiGe上应用PECVD的方法淀积生长一层厚度为50nm的SiO2(9),作为栅极的保护层;
第6步.在SiO2层上再应用PECVD的方法淀积一层140nm厚的Ploy-Si(10),作为制造过程中的辅助层,辅助生成侧壁;
第7步.在Ploy-Si的区域中刻蚀出符合电路要求的窗口(10a);
第8步.在整个Si衬底上应用PECVD的方法淀积一层110nm厚的SiN介质层(11),覆盖整个表面;
第9步.刻蚀衬底表面上的SiN,保留Ploy-Si侧壁的SiN;利用Ploy-Si与SiN的刻蚀速率比11∶1,刻蚀SiO2表面的Ploy-Si;利用SiO2与SiN的刻蚀速率比4∶1,刻蚀掉表面上除SiN侧壁区域以外的SiO2;再利用Ploy-SiGe与SiN的刻蚀速率比11∶1,刻蚀掉表面上除SiN侧壁区域以外的Ploy-SiGe,形成nMOSFET的栅极(s)和pMOSFET的栅极(sa),最后用PECVD的方法在阱区上淀积一层6nm厚的SiO2,形成栅极侧壁的保护层(12);
第10步.在P阱区进行n型离子注入,自对准生成nMOSFET的源区(13)和漏区(14),在N阱区进行p型离子注入,自对准生成pMOSFET的源区(15)和漏区(16);
第11步.在n/pMOSFET的栅、源和漏区上光刻引线,构成导电沟道为75nm的CMOS集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9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