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能源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1139.0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5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申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海辉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能源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是一种新型能源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通常是碱性电池或碳性电池或充电电池,碱性电池或碳性电池都是一次性的,使用后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充电电池需要长时间等待,电池电量消耗完仍需重新充电,比较麻烦。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电池以供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能源电池,它在电池电量消耗完毕后重新倒换电池的两极,即可使电池的电量充足继续使用,它方便耐用,节能环保,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能源电池,其特征是:在两个磁铁之间设置有4-12个两两组合平行分布的分体电池构成组合电池,两个磁铁的两端极性对应一致;并通过导线分别将分体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相串联,分体电池在组合电池盒体中为卡装结构,可以装载与拆卸,调换正负极方向:引出端两端与负载相连。
所述的分体电池是空腔的管状体,它的两端是铁、或铷、或硼材料,中段空腔内对应装有饱和氯化铁溶液、饱和氯化铷、饱和氯化硼溶液,两端分别有正、负极性端子。
所述的分体电池是以4个为单位递增组合,可以是8个或12个,靠近蹄型磁铁端为正极。
所述的磁铁是蹄型磁铁或单极性同性磁铁。
所述的组合电池盒体外包裹有屏蔽网。
本发明的特点是:通过将4-12个组合电池放置在两个蹄型磁铁或单极性磁铁形成的磁场中产生的铁离子的定向移动,进而产生电流,并通过导线分别将各组合电池的分体电池的正端与相邻分体电池的负端连接,组合电池的总输出端接负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分体电池中两端的铁磁材料会由于电离而薄厚不等,此时将分体电池的头尾调换位置,分体电池的正极变为负极,电离的铁离子产生的定向移动方向与原先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使得组合电池能反复使用。本发明解决了能源的浪费和环保问题,并且成本低廉,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原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蹄型磁铁;2、组合电池;3、正极;4、负极;5、引出端;6、导线;7、分体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新型能源电池,是在两个蹄型磁铁1之间设置有4个两两组合平行分布的分体电池7构成组合电池2,分体电池7在组合电池2的一个盒体中是卡装结构,可以装载与拆卸;当分体电池7的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电量不足,可以将分体电池7拆卸下来正负极倒换位置。分体电池7的结构是在透明的管体中两端固定两个铁片,或铷片、或硼片材料,透明的管体中段空腔内对应装有饱和氯化铁溶液、或饱和氯化铷溶液、或饱和氯化硼溶液,在两端固定两个铁片的外端面分别设置有正、负极性端子。通过导线6分别将分体电池7的正极3与负极4相串联,引出端5两端与负载相连。
两个对称放置的蹄型磁铁1的两端上下极性一致;分体电池7分别放置在两个对称蹄型磁铁1的端口。分体电池7是以4个为单位递增组合的,可以是8个或12个组合结构,所有分体电池7靠近蹄型磁铁1端为正极3,远离蹄型磁铁1端为负极4。为了防止电池的磁性影响,在组合电池2的盒体外层包裹有屏蔽网。
本发明的原理是:在蹄型磁体1靠近分体电池7一端的铁片时,铁片的正极3也就成了磁体,因此在透明的管体中铁片的正极3表面吸引了大量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而在另一铁片的负极4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数量少于这一端的铁离子数量,正电荷对铁片中的电子有着强烈的吸引作用。在没有接通开关时,电子受到带正电荷的吸引力和铁片的缚束力大小相等,电子不会跑到铁离子中;当接通开关时,带正电荷的铁离子向铁片正极3吸引电子,这时在蹄型磁体1旁的铁片,通过导线6向另一分体电池7铁片吸引电子,相对比较,同一个分体电池7的另一铁片(负极4)对电子的缚束力小于这一铁片(正极3)对电子的吸引力,另一铁片(负极4)则失去电子变为铁离子,在铁片的表面。在这一铁片(正极3)旁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对电子的吸引力大于铁片对电子的缚束力,铁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铁原子。在另一铁片(负极4)上形成的铁离子,通过磁场的作用力,又吸引到这一铁片(负极4)表面上。再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另一铁片(正极3)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海辉,未经申海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1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齿苋营养食品
- 下一篇:一种陈皮油角或者酥角以及该油角或者酥角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