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向色谱纯化天然可溶性多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1313.1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贾士儒;戴玉杰;王静文;谭之磊;岳思君;姚瑾;郭伟;许鹏;贾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5/08 | 分类号: | B01D15/08;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色谱 纯化 天然 可溶性 多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径向色谱纯化天然可溶性多糖的 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色谱技术不断研究,径向色谱迅速发展起来。 这种色谱技术主要是Rhee et al将传统的轴向色谱演化而来的,目前这种色谱 已经广泛的被应用于分子分离技术。
在径向色谱与轴向色谱相比较的相关报道中,径向色谱都显示出了处理 量大、速度快的优点,同时还具有样品在起始处与填料接触面积大和在出液 口汇聚的特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径向色谱技术开始实现工业化,主 要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如单克隆抗体的纯化、IGase酶的分离纯化和人 尿激肽释放酶的分离纯化等方面,然而径向色谱运用于分离纯化多糖的研究 鲜有报道。
天然多糖主要是从动物、植物、真菌及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中提取分离得 到的,是一种极性大分子化合物。但是一般植物组织或动物组织中提取的粗 多糖通常会存在多种不同多糖及杂质,因此要将不同分子量或组成的多糖分 离开来或除去其中非糖组分,需要对多糖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常用的多 糖分离纯化方法有以下几种:分部沉淀法、季铵盐沉淀法、盐析法、金属络 合物法及柱层析法等,其中柱层析法包括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两种方法。
离子交换层析是根据被分离多糖所带阳或阴离子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交 换剂间的静电结合,即根据物质的酸碱性、极性等差异,通过离子间的吸附 和脱吸附而将待分离溶液各多糖组份分开;样品加入后,用电解质溶液或缓 冲液进行洗脱,基于电荷不同的各种物质对离子交换剂有不同的亲和力,通 过改变洗脱液离子强度及pH值,控制这种亲和力,使这些多糖不同组分及杂 质按亲和力大小顺序依次从层析柱中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凝胶层析是将粗多糖的溶液缓慢地流经凝胶色谱柱,各分子在柱内同时 进行着两种不同的运动:沿流动相方向移动和在凝胶固定相内无定向的扩散 运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在 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前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 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流动 相洗脱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 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移动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 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从而 将不同的分子量的多糖分离或将多糖与小分子非糖杂质分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径向色谱纯化天然可溶性多糖的方法,是利用径向色谱 样品和流动相从柱的外周向柱圆心会聚且处理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天然可 溶性多糖进行分离纯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径向色谱纯化天然可溶性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粗多糖溶液进 入径向色谱柱后,由色谱柱的周围向中心流动,流经色谱柱填充的固定相, 用相应的溶剂作流动相进行洗脱,然后由中心出液口流出。
而且,所述色谱柱固定相半径R应大于或等于1cm。
而且,所述粗多糖从动物、植物、真菌及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中得到,包 括壳聚糖、人参多糖、发菜多糖、螺旋藻多糖、当归多糖、灰树花多糖、猪 苓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芦荟多糖、紫菜多糖、莲子心多糖、茶多糖、 银耳多糖、浒苔多糖、香菇多糖、黄原胶、结冷胶、肝素、硫酸软骨素、柴 胡多糖、短梗霉多糖、冬虫夏草多糖、枸杞多糖、石斛多糖、普鲁兰多糖黄 芪多糖、银耳多糖、当归多糖、木耳多糖、苦瓜多糖、天麻多糖、短梗霉多 糖、右旋糖酐和小核菌萄聚糖等,其分子量在5,000~5,000,000范围内,并含 有一种以上多糖组分,或多糖总含量<97%,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在常温下大于 0.2g/L。
而且,所述粗多糖溶液通过水提或醇提而得多糖粗提物,醇提时乙醇与 水以各种比例混和。
而且,所述径向色谱柱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或凝胶树脂的阳离子交换 树脂或阴离子交换树脂,如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系离子交换树脂、 琼脂糖离子交换树脂、交联葡聚糖离子交换树脂及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1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式含油污水气浮机
- 下一篇:一种西瓜籽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