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络滋阴清热解毒咳喘膏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1382.2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叶祖光;王乃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9/06;A61P11/06;A61P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滋阴 清热解毒 咳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咳喘的病因复杂,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均可成为咳喘病的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便成为咳喘病。若肾阳衰弱,肾不主水,水邪上犯,干肺凌心,肺气上逆,心阳不振,亦可致咳喘,此属虚中夹实之候。
喘病的病位,主脏在肺,和肾,与肝、脾、心有关。因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若外邪袭肺,或它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气壅塞,肺失宣降,呼吸不利而致喘促,或使肺气虚衰,气失所主而喘促。肾为气之根,与肺同司气之出纳,故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面为喘。若脾虚痰浊饮邪上扰,或肝气逆乘亦能致喘,则为肝脾之病影响于肺。心气喘满,则发生于喘脱之时。
喘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肺壅邪气而宣降不利;虚喘当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故喘病的基本病机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病情错杂者,每可下虚上实,虚实夹杂并见。但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虚实之间有所侧重,或互相转化。若肺病及脾,子盗母气,则脾气亦虚,脾虚失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气壅塞,气津失布,血行不利,可形成痰浊血瘀,此时病机以邪实为主,或邪实正虚互见。若迁延不愈,累及于肾,其病机则呈现肾失摄纳,痰瘀伏肺之肾虚肺实之候。若阳气虚衰,水无所主,水邪泛溢,又可上凌心肺,病机则为因虚致实,虚实互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络滋阴清热解毒咳喘膏,可以有效地治疗咳喘,以便广大患者选用。
通络滋阴清热解毒咳喘膏,主要包括:益母草、丹参各25~35,炒黄芩、十大功劳各10~20,生地、沙参、七叶一枝花各10~20,荞麦秸、银花、麦冬、鲜芦根、鲜石斛各25~35。
上药加杏仁、苏子、款冬花各10~20;
上药加鱼腥草、黄芩、瓜蒌、川贝各10~20;
上药加炙麻黄、细辛、干姜各1~10;
上药加大黄、蒲公英各10~20;
上药加制附子、葶苈子、猪苓各10~20;,
上药加陈皮、法半夏各10~20;
上药加白及、地榆、三七粉各10~20。
制法:上药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压榨残渣,压榨液与煎液合并,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000g生药制成清膏200~300g。取清膏加等量水,煮沸,滤过,静置8~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另取与清膏等量蜂蜜,加与清膏等量水溶化,煮沸5~10分钟,滤过,加入上述调制的清膏,混匀,煮沸5~10分钟,加入苯甲酸钠适量,滤过,放置室温后加香精适量,混匀,包装即得。
每日2~3次,每次服50ml。20日为1疗程。
益母草活血、法瘀、消水的功效。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十大功劳滋阴强壮、清凉、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沙参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七叶一枝花清热解毒,恢复气血。荞麦秸下气消积;清热解毒;银花清热解毒,疏风通络。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鲜芦根清热生津。鲜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病后虚热。本方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血之功。
杏仁祛痰止咳;平喘;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款冬花清热解毒、清肺化痰。咳喘甚者加。
鱼腥草清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痰黄者加。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细辛平喘、祛痰、解热、抗菌、抗病毒,强心、抗心肌缺血。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气虚外感型偏寒者加。
大黄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偏热者加。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猪苓利水渗湿。阳虚水泛,浮肿甚者加。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法半夏燥湿化痰。各10~20;咳喘甚者加。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三七粉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热瘀伤络型加。
本发明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血之功。运用其治疗喘病40例,结果:显效21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82.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1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