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血解瘀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1619.7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梁秉文;周英超;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9/00;A61P9/14;A61K33/06;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血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血栓性静脉炎(thrombophlebitis)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及深部血栓形成。常先有静脉内血栓形成以后发生静脉对血栓的炎性反应。其病因主要是血管壁的损伤(由外伤或静脉插管或输入刺激性液体所致)及静脉曲张引起的静脉内血液郁滞。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的压痛,并可触及索状静脉;全身反应少见。下肢静脉的压力升高。静脉造影可显示阻塞的部位和程度。西医治疗原则主要是患肢休息并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必要时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可口服阿司匹林,有栓塞者应早期使用肝素。中医主张辨证施治。二者治疗方法不同,效果不同。由于病患者体质复杂,临床需要更多的用药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血解瘀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提供新的更好的用药选择。
一种活血解瘀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益母草60~100,紫草、赤芍、丹皮各10~15,紫花地丁、生甘草各20~30。
上药加牛角片15~30,生石膏60~100,柴胡10~15。
上药加生大黄或制大黄5~10,黄芩、黄柏各10~15。
上药加广角、三七各3~6,牛黄0.5~2。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生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方有清营凉血,活血化瘀之功。
牛角片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热偏重者加。
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苔厚腻黄,湿热偏重者加。
广角清心热、开窍辟秽。三七止血化瘀、消肿止痛。牛黄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重症患者加。
本发明有清营凉血,活血化瘀之功。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疗效高,副作用低。
具体实施方式
例1:益母草60~100g,紫草、赤芍、丹皮各10~15g,紫花地丁、生甘草各20~3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
例2:益母草60~100g,紫草、赤芍、丹皮各10~15g,紫花地丁、生甘草各20~30g,牛角片15~30g,生石膏60~100g,柴胡10~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热偏重者。
例3:益母草60~100g,紫草、赤芍、丹皮各10~15g,紫花地丁、生甘草各20~30g,生大黄或制大黄5~10g,黄芩、黄柏各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苔厚腻黄,湿热偏重者。
例4:益母草60~100g,紫草、赤芍、丹皮各10~15g,紫花地丁、生甘草各20~30g,广角、三七3~6g,牛黄0.5~2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重症患者。
本发明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60例,结果:急性期35例均获临床治愈;亚急性期25例,临床痊愈13例,显效11例,改善1例。总有效率96%。未发现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1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