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养心强心作用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1908.7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梁秉文;高建义;王乃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养心 强心 作用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的形成,是多种病症和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表现,也是各种心脏病的最后结果。心力衰竭的各种表现可见于中医的心悸怔忡,水肿,喘症,膨症,瘀血等病证中,这也是中医脏象理论及辨证施治的体现。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也是辨证分型,以证用药。临床按心气不足,心阴虚弱,水肿、喘证、心血瘀阻,气阴不足等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养心强心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具有养心强心作用的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太子参、生黄芪、当归、赤芍各10~20,麦冬、茯苓、炒枳壳、郁金各8~15,五味子、桂枝、炙甘草3~8,丹参20~30。
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10~20,夜交藤20~30,柏子仁8~15。
咳喘胸闷者加葶苈子8~15、大枣、枳壳各5~10。
下肢浮肿者加赤小豆10~20、冬瓜皮8~15。
方解:人参、麦冬、五味子为生脉散,是益气养阴之佳品,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现代研究本方可增强心肌的营养代谢,对气阴不足之心力衰竭,确有独到疗效。再加补气养阴之生芪,更增强补心气,养心阴之疗效。丹参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甘草益气缓急,还有贮钠排钾作用,可增加水肿,但密炙后的甘草,贮纳作用大为减低,因此在没有水肿或肿不太严重的病人中用量偏大一点亦可以。如水肿明显可以少用或不用。当归补血活血、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本方有益气养阴扶阳,养血活血祛瘀之功。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本发明有益气养阴扶阳,养血活血祛瘀之功;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太子参、生黄芪、当归、赤芍各10~20g,麦冬、茯苓、炒枳壳、郁金各8~15g,五味子、桂枝、炙甘草3~8g,丹参20~3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例2
太子参、生黄芪、当归、炒枣仁、赤芍各10~20g,麦冬、茯苓、柏子仁、炒枳壳、郁金各8~15g,五味子、桂枝、炙甘草3~8g,丹参、夜交藤20~3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烦失眠者。
例3
太子参、生黄芪、当归、赤芍各10~20g,麦冬、茯苓、葶苈子、炒枳壳、郁金各8~15g,五味子、桂枝、炙甘草3~8g,丹参20~30g,大枣、枳壳各5~1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咳喘胸闷者。
例4
太子参、生黄芪、当归、赤芍、赤小豆各10~20g,麦冬、茯苓、炒枳壳、冬瓜皮、郁金各8~15g,五味子、桂枝、炙甘草3~8g,丹参20~30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下肢浮肿者。
本发明用于治疗伴有各种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27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9%。未见毒副作用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1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当归乌桂通经丸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肾虚的制首乌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