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雾空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2296.3 | 申请日: | 200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庄孟尧;吴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孟尧;吴立维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雾 空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雾空调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于加压造雾过程的前 后各进行一次冷却处理,避免水源经过加压造雾过程造成雾化后雾气于 喷出时温度效益不足。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090204725号「循环冷却器的喷雾 管头构造」专利,其是设有一加压送水机,于加压送水机的进水口以导 管连接通风系统,并于加压送水机的出水口再以冷却导引管连通至循环 冷却器的内部,而循环冷却器的主体连接有一进水管,该进水管的管端 连设有浮球装置,随时补充冷却水位于预定水位,另于循环冷却器的主 体底部设有出水管连接至通风系统,以向通风系统提供冷却用水的水源, 其特征在于:
冷却导引管的主体间距设有多个喷雾管头,每一喷雾管头的内部均 预设有风力导引管,于风力导引管的主体内部开设具颈口的风力导引孔, 且喷雾管头与风力导引管间更开设有喷口,使经冷却导引管送入的较高 温度水液由喷口高压喷出,在喷出的过程中在风力导引管产生真空吸力, 将冷空气自外界经循环冷却器主体开设的进风通口及风力导引管内部的 风力导引孔吸入,伴随由喷口喷出的水液上扬至上冷却板组,具有风速、 风量增加及冷却效果提升的实用功效。
前述循环冷却器,虽具有冷却加压雾化的功能,然而其实际雾化喷 出后的水分并无法有效保持于内部所冷却的温度,因水源必须先经加压 才得以造雾,而水源在加压过程中势必会造成温度上升,因此实际由喷 口雾化喷出的雾气,其实际温度并未如内部冷却所设定的温度。
鉴于前述循环冷却器实际喷出雾化的温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本发 明即推出一种水雾空调结构,是一种于造雾所需的加压过程前后各进行 一次冷却处理,避免水源经过加压的过程造成欲雾化的水源于喷出时的 雾气温度效益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 陷,而提供一种水雾空调结构,有效避免水源经过加压的过程造成欲雾化 的水源于喷出时的雾气温度效果不足,达到最佳的降温度控制及实际效 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雾空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热交换系统、一加压系统 及一出雾系统,其中;该热交换系统是作为处理水源的温度,将水源冷 却做第一道降温,并将水源传送至加压系统,该加压系统是将水源做雾 化前的加压处理,并将加压后的水源导至热交换系统,该热交换系统即 对加压的水源进行冷却做第二道降温,最后再由热交换系统将冷却过的 水源导至出雾系统执行雾化喷出。
前述的水雾空调结构,其中包括一滤水系统,该滤水系统是作为过 滤水源,并将受过滤的水源传导至热交换系统。
前述的水雾空调结构,其中包括一回流系统,该回流系统一端是导 通设置于热交换系统与出雾系统之间,另一端是导通设置于滤水系统与 热交换系统之间,该回流系统是将出雾系统于雾化喷出过程中,来不及 转换为雾气的水源做回传至热交换系统。
前述的水雾空调结构,其中出雾系统为一空调雾化送风系统。
本发明借由输水泵将水源传输至滤水系统,该滤水系统是将输水泵 将传来的水源进行过滤,将水源的杂质过滤,避免造成阻塞影响雾化结 构,该滤水系统是将过滤后的水源传送至热交换系统进行第一道冷却处 理,经第一道冷却处理过后的水源,是被传送至加压系统,该加压系统 是将水源欲进行雾化处理前,进行水源的加压,并将受加压的水源导回 热交换系统,通过热交换系统进行第二道冷却处理后,再将水源传至出 雾系统执行雾化喷出。
本发明「水雾空调结构」能将水源于雾化前所需的加压过程,在前 后各进行一次冷却处理,借此,能有效将水源于加压状态所流失的温度, 进行冷却补回,最后的水源受出雾系统执行雾化作业喷出时,能确保雾 气保持在所设定的低温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避免水源经过加压的过程造成欲雾化的 水源于喷出时的雾气温度效果不足,达到最佳的降温度控制及实际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水雾空调结构的方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滤水系统
2热交换系统
3加压系统
4出雾系统
5回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孟尧;吴立维,未经庄孟尧;吴立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2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