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力式推管弯管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2498.8 | 申请日: | 200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邢承毅;孙杰;王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合利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B21D7/16;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力式推管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力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增力式推管弯管机,垂直设置的1#油缸使压机压板、模具垂直运动,垂直设置的2#油缸带动增力臂杆、水平推进臂杆的增力式推管弯管机。
背景技术
现有推管式弯管机是在现有四柱式液压压力机、框式液压压力机的基础上,增加一组水平运动的液压油缸而成。其工作原理:四柱式液压压力机(或框式液压压力机)的压机油缸带动压板、模具垂直运动(开闭模具):当压机油缸压紧模具后,管材坯料被放入模具中,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的前端都推动管材坯料,该管材坯料沿模具型腔弯曲路径而发生弯曲变形,当变形发生到一定程度,水平液压油缸退出,将整形钢球放入模具,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的前端都推动整形钢球,整形钢球沿管材坯料内径运动,使弯管弯头得以修整,重复上述工艺动作,管材坯料被推制成标准弯头。该机模具只为上下模结构,所以,该机工作时垂直力要足够大,防止模具被打开。现有推管式弯管机只适合外径Φ200以下弯管作业,外径Φ200以上弯管作业,以及Φ200以上厚壁弯管作业,由于垂直压力和水平压力都需要增大的缘故,机器油缸、尤其是水平油缸缸径很大,造成机器庞大笨重,能耗高,且大型非标油缸价格昂贵,机器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简洁紧凑,通过设置增力机构的方式降低成本、节约电能,且运行平稳可靠的增力式推管弯管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带有可控充液阀的垂直设置的1#油缸,带动压机压板和模具上下运动,由于有充液阀放油功能,1#油缸高速下降20cm/s,模具将闭合时为低速1cm/s;模具设有多组导柱,导柱下端开有带有斜面的方孔,模具闭合后,多个楔键定位锁住模具,由于模具分型面设有高精度配合锁口,此时模具可承受弯管作业的各向载荷,不会产生变形和开裂,此后,管材坯料被放置模具中,垂直设置的2#油缸,带动带有燕尾槽的联轴器、增力臂杆,联轴器沿着燕尾槽滑轨向下作直线运动,增力臂杆与联轴器和水平臂杆相连接,水平臂杆沿直线轴承作水平运动,当增力臂杆沿机架燕尾槽滑轨下降至夹角60°-80°时,2#油缸平均增力幅度为2#油缸向下出力值的4-5倍,水平增力作业速度约为1cm/s。水平臂杆前端部推动管材坯料,该管材坯料沿模具型腔弯曲路径而发生弯曲变形,当变形发生到一定程度,水平臂杆退出,将整形钢球放入模具,水平臂杆前端都推动整形钢球,整形钢球沿管材坯料内径运动,使弯管弯头得以修整,重复上述工艺动作,管材坯料被推制成标准弯头。开模时,模具低速上升1cm/s,然后,模具高速上升(蓄能器组放油)20cm/s,取出制品,完成一个作业循环。
本发明适用于外径∮300mm-∮800mm、最大壁厚25mm推管弯管作业。
本发明能耗为现有技术的50%。
本发明的机器重量为现有技术的4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改变了现有推管弯管机的结构形式:
①由于有充液阀放油功能,1#油缸高速下降20cm/s,模具将闭合时为低速1cm/s;开模时,模具低速上升1cm/s,然后,模具高速上升(蓄能器组2放油)20cm/s。
②模具闭合后,由于模具模设有多组导柱,导柱下端开有带有斜面的方孔,模具闭合后,多个楔键定位锁住模具,且模具分型面设有高精度配合锁口,此时模具可承受弯管作业的各向载荷,不会产生变形和开裂。
③2#油缸通过带动增力臂杆、联轴器和水平臂杆产生增力效益,增力幅度为2#油缸向下出力值的4-5倍,水平增力作业速度约为1cm/s。该增力路段只用于推管及推球作业,其余为空行程快速运动。
2.模具上下模四周设有高精度配合锁口,模具设有导柱,且导柱下端开有带斜面的方孔,多组楔键定位锁住模具,可减少机器垂直力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主视图的俯视局部图。
图3是主视图的俯视局部图。
图4是主视图的侧视局部图。
图5是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合利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合利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2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