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丝退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810153156.8 | 申请日: | 200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成;汪伟;刘哲;戴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23/08 | 分类号: | D06B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丝退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根据生产需要,对已有捻度的长丝进行退捻的技术。国际专利分类号拟为Int.C17 G01M1/04。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中,为了提高纱线强度通常是给纱线加捻,纱线的捻向有S捻和z捻之分,加捻后,纱线的捻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倾斜方向与“S”的中部相一致的称S捻或顺手捻;纱线的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倾斜方向与“Z”的中部相一致的称Z捻或反手捻。纺织机械中倍捻机就是完成该道工序的,对于加捻技术在纺织行业中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在有些场合需要没有捻度的纱线,如纱线的性能测试等,然而纱线在形成卷装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捻度,可称之为自然捻,其捻度值≤20捻/米,要利用现有的纺织机械退去这种捻度是很难实现的;再如利用碳纤维做复合材料时,碳纤维束也是不能存在捻度的,但有时碳纤维束在卷绕成卷装时也会产生自然捻,这就对后续的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本发明涉及带自然捻的长丝如何退捻的一种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丝退捻技术。该技术可以对长丝进行退捻,主要是可以退去长丝所带的自然捻(≤20捻/米)。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长丝退捻装置,包括机械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的机械装置部分包括机架、长丝退捻旋转机构、长丝退绕旋转机构及长丝牵引定长机构,他们均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的长丝退捻旋转机构包括电机9、同步带轮10、轴承座8、旋转套筒7、连接轴6、同步带轮5、连接座4、旋转支架3;连接轴6两端为螺纹结构,下端通过连接座4与旋转支架3固结,上端穿过旋转套筒7并用螺母与套筒7固结,以上各件通过轴承座8固定于机架1上,并使得旋转套筒7在轴承座8中旋转,机构的动力通过安装在电机9上的同步带轮10传递给安装与旋转套筒7上的同步带轮5。所述的长丝退绕旋转机构包括拉杆2、滑动轴承11、旋转轴12、U型座13、摩擦轮14、调节弹簧19;全螺纹形式的拉杆2上端与旋转支架3连接,下端与U型座13连接,旋转轴12上安装有摩擦轮14,调节弹簧19一端套在旋转支架3上,一端通过细绳绕过摩擦轮14外圆固结于旋转支架3上,以上各件通过安装在旋转轴12两端的滑动轴承11放于U型座13的U型槽内。所述的长丝牵引定长机构包括电机20、主动同步带轮21、同步带轮22、主动橡胶辊23、从动橡胶辊24、主动辊支座16、从动辊支座17、导丝架18;主动橡胶辊23上装有滚动轴承并安装于主动辊支座16上,从动橡胶辊24通过螺纹定位安装于从动辊17支座上,两个支座及导丝架18通过螺栓与机架1连接,电机20固定在机架1下端,通过安装在电机20上的同步带轮21将动力传递给安装在主动橡胶辊23上的同步带轮22。
所述的长丝退捻的控制方法是:根据含有不同捻回数的长丝,通过触摸屏、PLC控制两个变频器、两个电机9、10,实现电机9和电机20的变频调速,当两个电机转速达到匹配值时,便可完成长丝退捻,通过下面方程式可精确控制长丝所退去的捻回数。其控制程式为:h1=πdm h2,式中:h1—电机9的控制频率,h2—电机20的控制频率,d--主动橡胶辊23的直径,m—长丝所要退去的单位长度上所带的捻回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长丝退捻装置最大优点是解决了大型纺织机械难以解开长丝带有自然捻(≤20捻/米)问题,而现有技术对于自然捻的退捻是无能为力的。本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运行平稳,噪声低,操作方便,不仅可用于工业生产,也可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用机械装置,同时它的使用范围不仅局限于纺织行业,也可推广至一般工业中由多种纤维制成的纱线或长丝的退捻,如将带自然捻的碳纤维退成无捻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B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系统控制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PLC端子接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程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发明。
本发明长丝退捻的机械装置总的功能要求是:对于需要退捻的长丝卷装进行退捻,尤其是利用大型纺织机械难以解开的自然捻(≤20捻/米),根据捻度值可以调整两个主电机的转速以达到退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31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 下一篇:一体式悬挂U型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