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4256.2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克林 |
主分类号: | E05B45/06 | 分类号: | E05B45/06;E05B71/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6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类产品,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盗报警及定位功能的锁。
技术背景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防盗类产品。而现在社会上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被盗的案件屡屡发生,使得人们对锁的防盗性能极为关注。而现有的锁大多为机械式,如:链子锁,U型锁等,此类锁的锁体裸露在外,盗窃分子只要具备些简单的作案工具,就能轻易将锁撬开。现在人们也设计了防盗报警锁,但此类锁仅是在传统锁的结构上加入震动传感器,而震动传感器的高误报率使得此类锁的防盗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锁类产品在防盗性能上的缺陷与不足,并为此提供一种全方位防盗的智能锁类装置。该锁具有防剪断,防拆卸,防破坏,及可查询位置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位防盗锁,包括锁体与监控盒,所述的锁体内装有运算处理器,所述的运算处理器分别连接锁体内的通路信号线、无线电信号发生器及电池,所述的信号发生器通过无线电波连接监控盒内无线电信号接收器,所述的无线电信号接收器分别接收来自锁体内无线电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信号与用户遥控器产生的无线电信号,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器连接监控盒内的中央处理器,所述的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定位模块、电瓶检测模块、数据发送模块、震动检测模块、声音报警模块以及备用电池,所述的电瓶检测模块连接车辆的电瓶,所述的用户遥控器通过无线电信号与监控盒内的无线电信号接收器相连接。
所述的锁体为链子锁、U型锁、钢丝绳锁。
所述锁体内的运算处理器和所述监控盒内的中央处理器为低功耗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的锁体内的通路信号线为贯穿于锁体内的金属导线,或以金属锁体本身作为通路信号线。
所述的锁体内的无线电信号发生器为微功率无线发送模块。
所述的锁体内的电池为扣式电池或其他微型电池。
所述的监控盒隐蔽安装于适宜的位置或部位。
所述的监控盒内的无线电信号接收器为微功率无线接收模块。
所述的监控盒内的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GSM定位模块、无线电定位模块。
所述的监控盒内的数据发送模块为无线电发送模块、短信发送模块、GSM发送模块、GPRS/CDMA发送模块。
所述的用户遥控器为微功率无线发送模块。
本发明的定位防盗锁与现有的各种机械锁与报警锁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的锁体内设有运算处理器及通路信号线,可用于检测锁体的通路情况,当锁体被剪断、被拆卸或被强行破坏时可出发运算处理器执行信号反馈动作。
(2)所述的锁体通过其内的无线电信号发生器与监控盒保持数据交流,当锁体出现异常时可通过监控盒内的数据发送模块为用户提供报警。
(3)所述的监控盒还可监控车辆电瓶,当电瓶被非法取下时,通过监控盒内的数据发送模块为用户提供报警。
(4)所述的监控盒还可通过定位模块为用户提供车辆当前的位置信息,供用户追回提供线索。
(5)所述的用户遥控器可对监控盒进行遥控。
附图说明
图1是U型定位防盗锁外观示意图;
图2是链子锁定位防盗锁外观示意图;
图3是定位防盗锁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本发明的定位防盗锁,包括锁体1与监控盒2,所述的锁体1内装有运算处理器,所述的运算处理器连接锁体内的通路信号线4,所述的通路信号线贯穿于锁体内部,所述的运算处理器还连接锁体内的无线电信号发生器及电池;所述的监控盒2隐蔽安装于适宜的位置或部位,其内装有无线电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电信号接收器连接中央处理器,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连接定位模块、电瓶检测模块、数据发送模块、震动检测模块、声音报警模块及备用电池,所述的电瓶检测模块连接车辆的电瓶;所述锁体1内的无线电信号发生器通过无线电波连接所述监控盒2内的无线电信号接收器,
所述锁体1内的运算处理器可选用低功耗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如:P87LPC764、Atmega48等;锁体内的无线电信号发生器可选用安阳市新世纪电子研究所生产的微功率无线发射模块F05系列等;锁体内的通路信号线4可选用常见的金属丝导线,也可以金属锁体本身作为通路信号线;锁体内的电池可选用大容量的可充电式扣式锂电池、镍氢电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克林,未经徐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4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沟纹压榨脱水辊
-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内外双筒内筒贴砖烟囱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