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呃逆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4472.7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梁秉文;高建义;王乃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呃逆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呃逆可由刺激控制呼吸肌特别是膈肌的传出或传入神经,髓质中枢等引起.传入神经可被吞入过热或刺激性物资所刺激,.血液中CO2可加重呃逆,降低可减轻呃逆。呃逆多见于男性,常伴有膈肌胸膜炎,肺炎,尿毒症,酒精中毒或腹部手术。
对长期或反复作用的原因可以确定,但其他一些原因可能一直不明显,病因学包括胃和食管的疾病,肠道疾病,胰腺炎,妊娠,膀胱刺激,肝转移和肝炎,胸部和纵隔的损伤或手术也可引起,后凹的肿瘤或梗塞也可刺激延髓的呃逆中枢。
呃逆的治疗:很多民间疗法可以治疗呃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同一个原理,即当血液中二氧化碳聚集时,呃逆便会停止。屏住呼吸时,血中二氧化碳浓度便会增高,因此可用这一方法制止呃逆。向一个纸袋内呼吸,也可提高血中二氧化碳的水平。快速饮水、快速下咽干面包或碎冰,可刺激由脑部发出并支配胃的迷走神经,从而使呃逆停止。还可用轻轻牵拉舌头或轻揉眼睑的方法来刺激迷走神经。这些方法对大多数呃逆患者有效。其他方法尚包括洗胃,电刺激膈神经,用小探条扩张食管等,吸入含5%CO2的氧气也可有效,特别是对手术后患者.对膈肌胸膜炎患者,使用紧的下胸托可有帮助。对持续性呃逆的药物治疗包括东莨菪碱,苯丙胺,普鲁氯哌嗪,氯丙嗪,苯巴比妥,麻醉剂等.胃复安10~20mg,口服,每日2~4次,对某些患者可能有效.然而药物治疗的成功率尚难以确定。对令人烦恼的顽固性患者,可用以下方法试用治疗:1、少量0.5%的普鲁卡因作膈神经封闭,应注意避免呼吸抑制和气胸。2、心痛定10毫克舌下含服,若半小时内仍呃逆不止,可追服10毫克。但重复给药在24小时内不应超过100毫克。3、一方面中药,一方面针灸治疗,包括穴位注射治疗和穴位药物注射治疗。4、膈肌起博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良好的疗效。少数呃逆见于脑肿瘤或脑卒中患者,这种呃逆是由于脑的呼吸中枢受到了损害。上述各种严重疾病产生的呃逆常持续很久而且不易制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疗效高,副作用低的治疗呃逆的中药制剂。
一种治疗呃逆的中药合剂,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丁香、柿蒂、党参、炒白术、法半夏、刀豆壳各10~15克,厚朴花、高良姜、炙甘草各3~8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于治疗呃逆。3天为一个疗程。
本方中丁香、柿蒂温胃祛寒,降逆止呃;高良姜祛胃中冷逆;党参、白术、炙甘草培脾益胃;半夏温胃降逆;厚朴花理气畅中;刀豆壳和胃下气。本发明具有温中补脾,和胃降逆之功。
呃逆又名打嗝,指胃气上逆出于喉间,呃声连作,声短而不能自制的病证,常突然起病或间歇为患,亦可持续不已,甚者可并发虚脱之危候,其发病之因有外邪致呃,瘀血致呃,饮食不节,情志失舒,正气亏虚致呃等。本发明用于治疗呃逆,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丁香、柿蒂、党参、炒白术、法半夏、刀豆壳各10克,厚朴花、高良姜、炙甘草各8克。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于治疗呃逆。
例2
丁香、柿蒂、党参、炒白术、法半夏、刀豆壳各15克,厚朴花、高良姜、炙甘草各3克。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于治疗呃逆。
例3
丁香、柿蒂、党参、炒白术、法半夏、刀豆壳各12克,厚朴花、高良姜、炙甘草各4克。呃声久而难止,加沉香3克,温降逆气。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于治疗呃逆。
例4
丁香、柿蒂、党参、炒白术、法半夏、刀豆壳各12克,厚朴花、高良姜、炙甘草各5克。呃声久而难止,加沉香6克,温降逆气。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于治疗呃逆。
例5
丁香、柿蒂、党参、炒白术、法半夏、刀豆壳各10克,厚朴花、高良姜、炙甘草各6克。肢冷汗出,脉细迟,加熟附片10克,扶阳祛寒。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于治疗呃逆。
例6
丁香、柿蒂、党参、炒白术、法半夏、刀豆壳各10克,厚朴花、高良姜、炙甘草各6克。肢冷汗出,脉细迟,加熟附片15克,扶阳祛寒。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于治疗呃逆。
用本发明治疗32例呃逆患者,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2~82岁,呃逆持续时间1~3天,结果:显效(服药3天呃逆即消失,停止治疗后无复发)15例(46.9%),有效(服药3天呃逆消失,但随后再发,再次治疗仍有效)12例(37.5%),无效(服药3天呃逆不减轻亦不消失,甚至有所加重)5例(1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4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盘双速农田开沟机
- 下一篇:用于风力发电机的集风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