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对星操作界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4907.8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8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勇;高翔;马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6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操作 界面 智能 系统故障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卫星对星操作界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检模块(1)、工作状态检测模块(2)、故障检测模块(3)、显示模块(4),自检模块(1)的信号输出端、工作状态检测模块(2)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故障检测模块(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故障检测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对星操作界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检模块(1)包括主板自检模块(11)、通信自检模块(12)、外设自检模块(13),主板自检模块(1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通信自检模块(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信自检模块(12)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外设自检模块(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板自检模块(1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信自检模块(12)第二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外设自检模块(13)的信号输出端与故障检测模块(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对星操作界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状态检测模块(2)包括机电设备检测模块(21)、卫星运动状态检测模块(22)、通信状态检测模块(23),机电设备检测模块(21)、卫星运动状态检测模块(22)、通信状态检测模块(2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故障检测模块(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对星操作界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机自检和故障自动检测两个部分:
开机后,打开操作界面,主板自检模块(11)分别向通信自检模块(12)、外设自检模块(13)发送自检信号,对操作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自检,首先开始检测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其次各种信号检测都是通过控制系统实时跟踪和实时检测办法,来判断和读取数据,控制系统有任何一项数据没有发过来都会自动显示相应的故障,显示模块(4)都会主动弹出报错窗口,并说明报错原因;
机电设备检测模块(21)对卫星上的机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测,卫星运动状态检测模块(22)对卫星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通信状态检测模块(23)对卫星的通信状态进行检测,上述检测结果若有故障显示模块(4)都会主动弹出报错窗口,并说明报错原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对星操作界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开机自检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操作界面;
第二步:主板自检模块(11)开始主控制板自检,同时向通信自检模块(12)、外设自检模块(13)发送自检命令;
第三步;主板自检模块(11)分别完成芯片自检、芯片互联自检和信号输出测试;
第四步:通信自检模块(12)分别完成通信自检、网络连接测试、串口通信测试;
第五步:外设自检模块(13)分别完成外设测试自检、GPS测试、电子罗盘测试和载波信号测试;
第六步:故障检测模块(3)对上述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的自检结果分别进行判断,若判断为否,显示模块(4)上显示“可以对星操作”,若判断为是,则报告故障,同时在显示模块上弹出报错窗口,显示“无法继续操作请检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对星操作界面智能系统故障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故障自动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a):读取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
b):机电设备检测模块(21)从待机状态转入对卫星通信状态保持和检测,并完成GPS及罗盘检测;
c):卫星运动状态检测模块(22)对卫星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并完成对卫星机电设备的检测;
d):通信状态检测模块(23)对跟踪天线在寻星状态下的载波信号数据保持状态进行检测;
e):故障检测模块(3)对上述b)、c)、d)的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判断,若判断为否,显示模块(4)上显示“可以对星操作”,若判断为是,则报告故障,同时在显示模块上弹出报错窗口,显示“无法继续操作请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网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49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