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染料废水或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5034.2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球;杜明霞;潘菲;钟丽端;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4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料 废水 印染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染料废水或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色度深,含盐量高,成分复杂,毒性大,难降解、难生化等特点,其治理是当前国内外环保难题之一。目前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物化法两大类,其中生化法应用较为普遍,但出水往往难以稳定达标。
镁盐是一种新兴环保絮凝剂,利用镁盐加碱生成带正电荷的Mg(OH)2沉淀,强烈吸附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染料而使染料废水脱色,显示了优良的处理效果,具有出水水质稳定,成本低廉,但pH值通常控制在11以上,出水需加酸中和处理。
硫酸亚铁也是一种对染料和印染废水具有处理效果较好的无机絮凝剂,除一般的电中和及压缩双电层作用外,还同时具有络合沉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Fe2+可与染料分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基团如-NH2、-NR2、-OH等络合生成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络合物,从而降低了染料的水溶性,使染料溶液具有胶体性质而易被混凝去除。此外,硫酸亚铁在水中易水解呈酸性,做絮凝剂使用通常需要加碱将pH控制到8~10.
如果镁盐和硫酸亚铁这两种对染料和印染废水都具有处理效果较好的无机絮凝剂进行联用,发挥协同效应,可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姚晓亮采用硫酸镁与硫酸亚铁进行复配制成复合混凝剂,对活性染料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镁盐复合混凝剂应用于活性染料印染废水脱色的实验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2):93-95],但絮凝的pH要控制在10.9,处理水呈强碱性,既不能达标(要求pH为6~9),也不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对pH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脱色效果好,COD去除率高,适合各种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的处理。
本发明,一种染料废水或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首先用硫酸镁作为絮凝剂,用碱调节pH值至11~12,染料废水或印染废水产生沉淀物后进行固液分离;再在分离出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亚铁,用其调节上清液pH值,使pH达到8~9,然后进行固液分离。
本发明使用硫酸镁和硫酸亚铁两级串联絮凝的方法,将硫酸亚铁既作为污水絮凝剂,又利用其水解呈酸性的特性将其作为pH调节剂,将硫酸镁絮凝后的废水pH从11~12降到8~9,省去了加酸调节的步骤,具有工艺简单,脱色效果好,COD去除率可达75%以上,适合各种染料和印染废水的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染料废水,先向废水中加入硫酸镁,混合均匀,控制其浓度为400mg/L,用碱调节pH值在11~12,产生沉淀物后进行固液分离;再在分离出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亚铁,用其调节上清液pH值,使pH达到8~9,再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的COD从原水的1500mg/L降至350mg/L,COD去除率达到76.6%。
实施例2:
一种染料废水,先向废水中加入硫酸镁,混合均匀,控制其浓度为600mg/L,用碱调节pH值在11~12,产生沉淀物后进行固液分离;再在分离出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亚铁,用其调节上清液pH值,使pH达到8~9,再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的COD从原水的1500mg/L降至286mg/L,COD去除率达到81%。
实施例3:
一种染料废水,先向废水中加入硫酸镁,混合均匀,控制其浓度为800mg/L,用碱调节pH值在11~12,产生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再在分离出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亚铁,用其调节上清液pH值,至pH达到8~9,再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的COD从原水的1500mg/L降至237mg/L,COD去除率达到84.2%。
实施例4:
一种染料废水,先向废水中加入硫酸镁,混合均匀,控制其浓度为900mg/L,用碱调节pH值在11~12,产生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再在分离出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亚铁,用其调节上清液pH值,至pH达到8~9,再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的COD从原水的1500mg/L降至220mg/L,COD去除率达到85.3%。
实施例5:
一种染料废水,先向废水中加入硫酸镁,混合均匀,控制其浓度为1000mg/L,用碱调节pH值在11~12,产生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再在分离出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亚铁,用其调节上清液pH值,至pH达到8~9,再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的COD可从原水的1500mg/L降至209mg/L,COD去除率达到8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5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