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锅炉自激串行电旋风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5217.4 | 申请日: | 200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6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4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串行 旋风 分离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自激串行电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风分离器(1)的上部设有烟气排出中心筒(2),中心筒(2)的上部位于旋风分离器(1)上部外侧,中心筒(2)的下部位于旋风分离器(1)上部内侧;在中心筒(2)的上部外侧设有电力捕集器的荷电收尘区(10),在中心筒(2)的内壁侧设有电力捕集器的电子发射区阴极(3),滑灰板(12)位于旋风分离器(1)的上部外壁边沿与中心筒(2)的上部外壁之间,电力捕集器收尘阳极(4)位于滑灰板(12)上部并分别与直流电源(5)、脉冲振打器(11)连接;保温外筒壁(14)在该装置的最外侧,它与旋风分离器(1)之间的空隙为落灰通道(6);辅助配件:灰排出管(9)位于最下方,进烟道(7)设在保温外筒壁(14)上的外侧,出烟道(8)设在保温外筒壁(14)上外侧的进烟道(7)的对面。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自激串行电旋风分离装置的自激串行电旋风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转离心力分离作用与电力分离作用组合工作,且旋转离心力分离作用与电力分离作用两者在烟气流程中是前后串行搭接,且搭接点须实现无缝对接;保证电场作用集中施加在旋转离心力所不及的细微粉尘之上,利用高温的旋风分离器中的高温能量自行激发阴极发射,形成一体化装置,同时,实现时须确保电力捕集器工作在温度为800℃以上环境,并且运行时它的电场始终处于无电晕状态,具体步骤为:
1.)锅炉炉膛出口温度高于800℃的、含尘浓度极高的烟气由进烟道(7)加速,须切向进入高温的旋风分离器(1)的筒体之内,首先由筒体切圆产生的旋转离心力将大量各种粒径的灰尘从高温烟气中分离出来,并聚集至旋风分离器(1)的筒体内壁上,后由重力作用下滑汇至灰排出管(9)返回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从而实行初次气固分离;
2.)经初次气固分离后,仍含有细微尘粒的烟气在旋风分离器(1)的筒体底部中心升压反弹旋转上行进入中心筒(2),此时始进入电力捕集器工作区域,在进入电力捕集器时应确保烟气温度不得低于800℃,
3.)在中心筒内壁上布置电力捕集器电子发射阴极片,当高温烟气流经中心筒(2)时,将由高温能量和人为所施加的电压为2500伏的低电场力共同激发出发射阴极材料中的大量自由电子,致使途经于此的烟气中细微尘粒荷电,大量带有同性电荷的尘粒随高温烟气向上流出中心筒(2),
4.)流出中心筒的烟气,经扩散减速后进入电力除尘器的电力捕集器荷电收尘区(10),在此区域前端旋转烟气略经整流后流入布置有电力捕集器收尘阳极(4)的收尘电场,在6000伏电压的作用下被电力捕集器收尘阳极(4)捕集,电力捕集器收尘阳极(4)上细粉尘经脉冲振打器(11)定期振打后脱落至电力捕集器荷电收尘区(10)的滑灰板(12),由重力作用流至旋风分离器(1)的筒体外围落灰通道(6)内,汇集到灰排出管(9)中再入炉膛,从而实行再次气固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52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热加工装置
- 下一篇:用于材料制备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