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设备测试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5237.1 | 申请日: | 200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丁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如皋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如皋市江海专利事务所 32216 | 代理人: | 蔡春建 |
地址: | 226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行业使用的测试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电气 设备进行试验的电气设备测试线夹。
背景技术
经检索有关专利文献,目前尚未检索到与本发明相同的用于电气设备 进行检测试验的电气设备测试线夹。现有变配电站对变压器等设备进行测 试检修时一般都要在设备上接上测试线进行测试试验,由于设备的高度, 以及安全距离的要求,一般接线端都设置在高处,要进行测试线连接一般 都要攀高才能完成。由于攀高作业费时费力,且高空作业极不安全,且由 于线路虽已进行断电,但对于操作者来讲也会产生一种对电负荷的恐惧感, 特别是万一出现误操作,输电线路仍存在电荷,当人体接近后果将不堪设 想。ZL99203466.3,名称为:携带型接地线夹装置(一)公开了采用手动的 方法进行夹紧的携带型接地线夹装置,该专利在使用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之处,但也由于采用手动操作不够方便,特别是由于线夹的结构原因,对 于斜线则难以实现线路连接,所以有必要对测试线夹加以改进,以更好地 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近电安全报警,能方便地变换线夹角 度,操作方便的一种电气设备测试线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气设备测试线夹,由线夹、驱动机构、近电报警装置、转向机构、 上连接杆、中间连接杆、下连接杆、压紧螺栓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驱动 机构上设有线夹;在驱动机构上设有近电报警装置,驱动机构与转向机构 相连接;转向机构固装在上连接杆上;所述的中间连接杆上端与上连接杆 相连接,下端与下连接杆相连接,压紧螺栓与下连接杆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由螺杆、支承螺母、驱动电机组成,支承螺母与线夹 相连接;螺杆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并与支承螺母相连,用于带动线夹的夹口 进行张开。
所述的转向机构由转向球、转向座、夹紧螺栓组成,转向球与驱动机 构相连;转向座用于夹持固定转向球,在转向座上设有用于夹紧的夹紧螺 栓。
所述的转向机构中的转向球为表面具有防滑网纹的绝缘体。
所述的上连接杆由上端头I、导电体I、绝缘管I、下端头I组成, 在绝缘管I管内上端头I与下端头I之间固装有导电体I;上端头I与线 夹的导体相连接,下端头I与中间连接杆的上端头II相连接。
所述的中间连接杆由上端头II,由导电体II、绝缘管II、下端头II组 成,在绝缘管II管内上端头II与下端头II之间固装有导电体II,上端头II 与上连接杆的下端头I相连,下端头II与下连接杆的上端头III相连接。
所述的下连接杆由上端头III、导电体III、绝缘管III、下端头III、开关 组成,在绝缘管III管内上端头III与下端头III之间固装有导电体III,上端头III 与中间连接杆的下端头II相连,开关通过导线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相连 接,用于带动螺杆旋转。
使用时,首先用压紧螺栓将测试线固装在下连接杆的下端头III上,用 目测,基本测试出输电线的角度;扳动线夹,使线夹及驱动机构在转向机 构上形成一定的角度;将整体上举至输电线附近,此时,如果线路上有电, 则近电报警装置则发出报警声训,则停止操作;若无电流,则进行继续操 作,将线夹接近输电线,待接近输电线时,扳动下连接杆上的开关,使驱 动机构开始工作,并带动线夹的夹爪张开,将输电线放入线夹的爪口中, 再扳动开关反向工作,驱动机构带动线夹的夹爪,并在线夹的弹簧作用下 夹爪自动闭合,从而夹紧输电线,达到引线的目的;线路及设备检修结束 后,驱动机构带动线夹夹爪张开,从而拆除引线。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设有近电报警装置,从而使操作更安全;由于 采用驱动机构进行电动操作,并配有转向机构转位,从而操作方便灵活; 由于各连接杆的导电体及上、下端头设置在绝缘管的管内,从而使操作时 更安全、可靠;由于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所以有着很大的实用和推广价 值。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是本发明电气设备测试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如皋市供电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如皋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5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