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压缩机前液滴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5296.9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昌宁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前液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压缩机前液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通常,在活塞式压缩机使用中,液体的进入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因为液体的进入往往造成活塞压缩机的故障,使其失效。通常此类液体来源于气体中逐渐降温析出的细小液滴,而一般处理方法只是在管道最低点定期析出,存在着不安全、不及时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处理进压缩机前气体中含有的液滴的方法,达到净化气体,提高压缩机使用效率和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是采用旋风式汽液分离方法,即采用旋风式汽液分离器,利用气体、液体密度不同使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抛至设备内壁,粘附在壁上从而与气体分离,起到捕捉液滴,净化气体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含液滴气体从旋风式除液器筒体以切线方向进入,并在设备内高速旋转。由于液滴密度远大于气体(相差500~2000倍),因此液滴离心力比气体大相应倍数,并向内壁移动,当碰到内壁后,由于内壁与液滴粘滞力远大于气体与液滴粘滞力,故液滴停留在内壁上,从而达到与气体分离目的,净化液滴后的气体再进入活塞式压缩机,从而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本实施例应用于流化床加氢生产苯胺工艺中,流化床出口气体在被冷却析出大部分苯胺后,湿度达到饱和,气体中分布有液滴和少量催化剂,往往对循环活塞式氢气压缩机的气缸造成积淤撞缸和磨损故障,有必要进行前期净化,采用本发明所述工艺后,不仅可以捕捉大部分液滴,同时也可以捕捉空气中细小的固体催化剂,净化后的气体,对气缸的磨损、积淤撞缸危险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昌宁,未经黄昌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5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能源从水蒸汽中电解制取技术设备
- 下一篇:高性能耐冲刷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