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冷却风叶的离心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6132.8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生;杨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离心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与驱动设备同轴的离心泵,尤其是针对输送高温液体的 离心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式安装的WL立式离心泵,具有如图3所示构造的冷却装置。
如图3所示,该WL立式离心泵在驱动设备1与泵体6之间装有冷却液体室 2,冷却液体腔7内的流体通过冷却液体室2的外表面散热,但对于输送高温液 体时,冷却液体腔7的温度比较高,很容易导致机械密封件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冷却液体室与驱动设备之间增加一个可以有效 散热的冷却装置,即驱动轴带动风叶旋转使冷却液体室的上腔产生气体的流动, 使冷却液体腔内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有效控制冷却液体腔的温度,提高了机械 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离心泵使用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与驱动设备1的连接端相临近的是冷却液体室2,在冷却液体室通风侧2a 开有通风口,在冷却液体室通风侧2a内装有冷却风叶4,由传动连接紧固件3 将冷却风叶4固定在驱动轴11上并随之旋转,冷却风叶4与冷却液体室通风侧 2a与冷却液体腔12之间的侧平面2b之间需有足够的间隙,以确保冷却风叶4 与侧平面2b不会产生摩擦,在冷却液体腔12内与驱动轴11的外表面处装有双 端面机械密封件5,双端面机械密封件5既与泵盖6相配合担负着泵体与冷却液 体腔之间的轴端密封,又担负着冷却液体腔12与冷却液体室上腔2d之间的轴密 封;在驱动轴11的带动下,冷却风叶4在冷却液体室的通风侧2a内产生气体的 流动,气体由进风口进入,进过冷却风叶的进口4b,在旋转的冷却风叶4的离 心力的作用下,气体经过侧平面2b,对冷却液体室2进行冷却,有效控制冷却 液体腔12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冷却风叶的离心泵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冷却风叶的正面图。
图3是干式安装的WL立式离心泵。
图1-图2中:1.驱动设备,2.冷却液体室,2a.冷却液体室通风侧,2b. 冷却液体室的侧平面,2c.散热筋板,3.传动连接紧固件,4.冷却风叶,4a.冷却 风叶轮毂,4b.冷却风叶进口,4c.冷却风叶叶片,4d.冷却风叶后盖板,5.双端 面机械密封件,6.泵盖,7.叶轮固定件,8.叶轮螺母,9.泵体,10.叶轮,11. 驱动轴,12.冷却液体腔,13.导风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在冷却液体室通风侧2a开有通风口,在冷却液体室2 内装有冷却风叶4,由传动连接紧固件3将冷却风叶4固定在驱动轴11轴上并 随之旋转,在旋转的冷却风叶4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冷却风叶4在冷却液体室通 风侧2a内产生气体的流动,气体由导风流板13上端进入,通过冷却风叶4的进 口4b,气体经过侧平面2b,把冷却液体腔12内由于双端面机械密封件摩擦产生 的热量排出,从而有效控制冷却液体腔12内的温度。
此外,在冷却液体室2靠近侧平面2b处安装一导风流板13,导风流板13 出口方向是靠近冷却液体腔12一侧,导风流板13可以增加气体流动的范围,有 效地加强散热效果,在冷却液体室2靠近冷却液体腔12的位置加散热筋板2c, 散热筋板2c有利于增加散热面积,使在冷却风叶4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气 体在导风流板的约束下,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当电机在高速空转时或输送高温液体时,可以通过传动连 接紧固件将和驱动轴连接成一体的冷却风叶随驱动轴一起旋转,在冷却液体室的 侧平面上产生气体的流动,把冷却液体腔内产生的大量的热量的气体排出,达到 冷却的效果,对双端面机械密封件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离心泵的机械密封的 可靠性。
这种带有冷却风叶的离心泵经试用,泵的密封效果显著提高,受到试用户的 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6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