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麂皮绒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6624.7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顾梅花;王超;石井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4 | 分类号: | D03D15/04;D02G1/0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地址: | 226009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麂皮 织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麂皮绒类面料在80年代就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常规麂皮绒面料主 要采用普通的高纤维根数纱线特别是超细纤维的纱线,通过后整理主要 是磨毛,赋予织物表面类似于麂皮表面手感的面料。其最大的优点就是 优良的触感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组织对环境保护 的要求,以往麂皮绒织物的缺点也渐渐的彰显出来,如经过磨毛工艺产 生大量的粉尘,呼吸到人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危机;采用超细纤维 如海岛,割纤纱线,在后加工工程的脱海,开纤工艺采用大量的酸,烧 碱等助剂,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而且织物的撕裂强力很大程度下降, 不能满足更大范围的服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的撕裂强力的麂皮绒织物及其 生产方法。
采用异收缩复合纱线,经过含有捻丝工艺组成的织造工程,在染色 工艺中采用高温湿处理后,异收缩复合纱线的丝长差达到18%以上,由 于纱线的丝长差体现在布面上,在布面上产生0.2mm~1mm高度的均匀 性线圈,故能达到麂皮绒手感的效果织物。织物经纬向撕裂强力均为 20N以上。
这里说到的丝长差为:
丝长差=(处理后普通收缩纱线的长度-处理后高收缩纱线的长度) /处理后普通收缩纱线的长度*100%
组成织物的经纬纱线中至少有一种为异收缩纱线,异收缩纱线体现 麂皮绒手感。其中异收缩纱线的纱加工工艺中是由具有15%以下沸水收 缩率的普通收缩纱线,和具有35%以上沸水收缩率的高收缩纱线通过混 纤方式获得的异收缩纱线。
具体的异收缩纱线加工工艺说明如下:
(1)原料选用:
异收缩复合纱线由一种具有普通收缩率的纱线和一种高收缩纱线 作为原料复合而成。其中普通收缩率的纱线是沸水收缩率在15%以 下的FDY或经过延伸工艺后能够达到沸水收缩率15%以下的POY, 单根纤维的纤度为0.5(dtex)~5.0(dtex),为了得到细腻的麂皮 绒手感和考虑到复合纱线的优越的生产性能,优先选用 1.0(dtex)~3.0(dtex)的POY。高收缩的纱线是沸水收缩率为 35%以上的全牵伸丝FDY或者牵伸DT丝,沸水收缩率优选45~65% 范围的丝使用;高收缩纱线的单根纤维的纤度为0.6(dtex)~6.0 (dtex),为了异收缩纱线的优越加工性能,优先选用1.0(dtex) 以上的高收缩纱线。
本发明中提到的沸水收缩率指:
沸水收缩率=(纱线在单位负荷下沸水处理前的长度-纱线在沸水 处理后单位负荷下的长度)/纱线在单位负荷下沸水处理前的长度 *100%
(2)异收缩纱线加工工艺及条件
普通收缩率的纱线和高收缩纱线混纤方式形成异收缩复合纱线。具 体工艺图见附图.
当原料采用POY时,对POY要进行延伸,具体的工艺条件为,POY 的延伸倍率为1.1~2.0之间,热处理温度为200℃以上,优先选用 200℃~220℃的温度范围。
当原料为FDY时,可以直接和高收缩纱线进行混纤加工。
(3)异收缩复合纱线的性能
纱线的强度达到1.5cn/dtex以上,伸度为20~40%,沸水收缩率 为20~50%,CR值为2~3.5%,干燥收缩率为20~50%。
为了在染色加工过程中得到麂皮绒的手感,异收缩复合纱线采用捻 度400T/M以上的设计。由于异收缩纱线在直接使用时普通收缩纱线和 高收缩纱线之间在染色过程中会产生着色差异,故都纱线进行400T/M 以上的捻度设计,根据纱线粗细不同选用不同的捻度,纱线较粗的如 300d以上的纱线采用400T/M~800T/M,150d~300d选用600T/M~ 1000T/M,150d以下的纱线选用1000T/M以上的捻度。
在织物设计过程中,体现织物麂皮绒手感的一面采用异收缩复合纱 线来体现,具体的说,就是当织物经纬纱线均采用异收缩复合纱线时, 织物可以采用任意的组织;当织物经纱采用异收缩复合纱线时,体现织 物麂皮绒手感面的采用经组织点多的一面;当织物纬纱采用异收缩复合 纱线时,体现织物麂皮绒手感面的采用纬组织点多的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66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尾矿烧结多孔保温板材
- 下一篇:一种高Mn含量的马氏体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