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防飞溅液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58005.1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修国;周良;彭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修国 |
主分类号: | C09D1/10 | 分类号: | C09D1/1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泰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飞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涂料,具体地说是一种焊接时防止飞溅形成的焊料球粘附于被焊接的产品上的焊接防飞溅液。
背景技术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用或不使用填充金属,使被焊金属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金属加工方法。飞溅是焊接时常见的不良现象,焊接作业时,溶剂沸腾、火花四处飞溅,落在焊缝两边,冷却后形成不规则的焊料球,粘附于产品表面,需要打磨清理,劳动强度大,效律低,特别是落在不规则的产品表面,打磨都很费事,并且也影响焊后作业。目前市场上的焊接防飞溅液存在的缺点有:虽然使用后飞溅形成的焊料球容易清除,但操作过程中焊工会感觉有异味、炝眼、油烟大,影响健康;防飞溅液在使用时,一般是喷、涂于产品表面,而该液体中含有多种有害元素,不仅对产品表面造成影响,而且自身痕迹较难清除,漆前要使用大量漆用稀释剂(稀料)去除残留的防飞溅液,浪费物料;影响下一步喷漆,漆的附着力较差,如果防飞溅液未清除彻底,漆后漆表易产生起皱、脱漆、返油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防飞溅液,可清除性好,不仅容易清除焊接时形成的飞溅物,而且不需要其它清洗试剂清除飞溅液在工件上的残留物;产生烟雾小,有利于操作工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防飞溅液,是由下述原料组成其重量比为:水∶氧化钙∶浓度为1%的墨汁=100.0∶20.0-30.0∶0.5-1.0。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原理为:在把氧化钙水溶后,由于CaO+H2O=Ca(OH)2形成氢氧化钙,再加入含有少量的碳的浓度为1%墨汁,在工件焊接区刷涂混合液体后,在焊接区和工件表面上的Ca(OH)2自然干燥后形成碳酸钙,即Ca(OH)2=CaCO3↓+H2O↑,形成一层CaCO3隔离膜,有效防止焊接时产生的飞溅物与工件表面黏结,使飞溅物自动脱落或者一触即落。同时在焊缝熔合区内,在焊接时,CaCO3在高温下生成CaO和CO2↑,CO2和C在高温下生成2CO;对铁锈中有害元素O的进行置换,即3Fe2O3和CO在高温下生成2Fe3O4+CO2↑,Fe3O4+CO在高温下生成3FeO+CO2↑;FeO+CO在高温下生成Fe+CO2↑;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对产品表面有一定抗锈作用;同时CaO+SiO2在高温下生成CaSiO3;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中SiO2的有去除及造渣剂的作用;涂于产品表面形成的碳酸钙后,在高温的施焊过程中,主要产生气体为CO2及CO,能快速浮出焊缝熔池,不影响保护气体CO2在焊接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同时CO置换焊缝中的有害元素O,还原铁元素,去除焊缝中的SiO2,形成硅钙渣浮出焊缝熔池表面,在熔池结晶过程中隔绝空气侵入,起保护作用,不易出现焊接气孔。在工件焊接完之后,在工件表面只存留主要成份为CaCO3的物,可直接使用湿抹布清除。因此可清除性好,不仅容易清除焊接时形成的飞溅物,而且不需要其它清洗试剂清除飞溅液自身留的痕迹。同时由于是CaCO3形成的隔离膜,焊接时不产生烟尘,无气味,对操作工身体健康影响小。
由于本发明使用的原材料是氧化钙和墨汁,因此成本低。
本发明中的浓度为1%的墨汁可用细粉石墨替代。因为浓度为1%的墨汁和细粉石墨主要成分为碳。
在二氧化碳焊接时,只要能使在焊接区内形成CaCO3隔离膜的混和液体,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修国,未经李修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8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