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胆石溶解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8530.3 | 申请日: | 200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耿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静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K3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6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石 溶解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说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胆结石是指胆囊、肝脏、胆总管等部位发生了结石。根据发生结石的部位不同,常常可分为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病、肝胆管结石病或者上述多部位同时并发。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该病在治疗中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虽不错,但也有许多弊端。非手术治疗有排石疗法、碎石疗法和溶石疗法。溶石疗法已经有许多中成药上市,治疗效果各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溶石、排石为主的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制剂。
胆石溶解剂:青皮15g、柴胡15g,枳壳20g川楝子20g,大黄20g郁金15g内金20g芦根30g蒲公英50g金钱草50g。
金钱草含黄酮、鞣质、甾醇、挥发油、胆碱、氨基酸;其根含皂甙。性微寒,味甘、咸。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消肿的作用,尿涩作痛,黄疸尿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
大黄、郁金、金钱草均能消炎利胆,促进胆汁分泌;枳壳有收缩胆囊,扩张胆管等作用,有利于排石。诸药合用,既能消炎利胆,又能排石止痛,故临床收效满意。大黄消炎利胆,在排石止痛中起主要作用,是本方的重要药物,可根据病情增减其量。
青皮、柴胡、枳壳、川楝子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有利于排石。
溶石、排石以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理气开郁为要。不少攻下药除有通便泻下、减少毒素吸收、恢复肠道功能等作用外,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缓解奥狄氏括约肌痉挛,有利于胆道结石的排出和胆道梗阻的解除。
具体实施例
青皮15g、柴胡15g,枳壳20g川楝子20g,大黄20g郁金15g内金20g芦根30g蒲公英50g金钱草50g。将上述各药水煎3~4次并加以浓煎至汁160ml,分二次服用,晚各服一次,如急性发作每隔6小时服一次。
本组51例中,男19例,女3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者26岁,病种:胆囊结石25例,胆道结石7倒,肝内胆管结石19例。本组病例全部患者经口服胆石溶解剂后,除5例病人有腹胀外,其余病人全部腹痛消失、食欲正常、无不适感、经越声波显像仪复查,一个月内有溶石效果的2例,二个月内有溶石效果的15例,三个月内有溶石效果的16例,结石完全消失的6例。总计:42例。结石缩小有效者33例占64.7%,结石完全消失者6例占11.8%,腹痛消失但结石无变化者8例,占15.7%,无效者1人占2%,胆石溶解率为8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静,未经耿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8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