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蜇水螅体越年保育无性繁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59409.2 申请日: 2008-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1411320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2
发明(设计)人: 游奎;王绍军;马彩华;高天翔;张秀梅;刘新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1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蜇 水螅 体越年 保育 无性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蜇苗种培育改良遗传育种方法,尤其涉及将海蜇水螅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越年保育再诱发促使其横裂生殖产生海蜇碟状幼体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蜇为八大“海珍品”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东亚和南亚地区是一道广受欢迎的海鲜佳肴,市场上历来供不应求,其年贸易额可达上亿美元。我国人民食用海蜇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在海蜇增养殖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相关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弄清楚了海蜇的生活史,于90年代获得了海蜇工厂化苗种培育的成功,随后开展了海蜇资源的放流增殖活动,21世纪初期海蜇池塘养殖业开始兴起,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进行海蜇增养殖的国家。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在生物学上属于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钵水母纲(Scyphozoa),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idae),海蜇属(Rhopilema),具有腔肠动物所特有的世代交替生活史和无性繁殖能力。人们所食用的海蜇为其水母体,其水母体世代为有性世代,水母体世代的碟状幼体一般每年3~4月份产生,至9~10月份长为成体并达到性成熟,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产生螅状幼体;海蜇水螅体世代为其无性世代,螅状幼体越冬存活至下一年的春天,期间以足囊生殖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行扩增,次年春天待条件合适时螅状幼体发育具裂节的螅状体,以横裂生殖的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碟状幼体,完成其生活史。正常情况下,海蜇水母体有性繁殖后即逐渐死亡,水螅体于次年横裂生殖若干次后也会死亡。

无性繁殖是指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不经历减数分裂和雌、雄配子的结合,而由母体通过各种方式直接产生下一代的生殖方式。故无性繁殖的后代与母体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性状,可以完全继承和保持母体的优良品性,并且无性繁殖没有求偶、交配等有性生殖的必需过程,具有高效性。无性繁殖方式在动、植物界均存在,但以植物界比较常见,无性繁殖技术也较多地应用于植物育种等方面。无性繁殖相关的专利技术也多见于各类植物育种等方面,动物育种方面仅有体细胞克隆、雌核发育、雄核发育、孤雌生殖等技术涉及到无性繁殖,且为数不多,仅有申请号为200410049790的专利涉及到公牛的繁育技术。海蜇相关的专利多为各种海蜇食品粗加工或精加工技术,目前仅有海蜇的反季节育苗技术,该技术主要为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时节海蜇苗种生产的需要,未涉及到海蜇螅状体越年保育等相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和设计原理在该领域内的缺陷和不足,着重于创新性地开发利用海蜇的无性繁殖能力,以海蜇螅状幼体越年保育为基础,发展海蜇苗种的无性繁殖技术,以节减或避免海蜇苗种培育有性繁殖过程,提高海蜇苗种培育效率和效益。

本发明研制了一种海蜇水螅体越年保育无性繁殖方法,在每年夏初季节,正常海蜇苗培育完成时期,置备足够数量的海蜇螅状幼体苗种于低温条件下保育、光照、投喂、微量充气、换水,无性繁殖发育。所述的低温保育温度为6-8℃,波动范围不超过0.5℃;所用螅状体可以直接采用6-8℃自然水温下的螅状体直接用于低温下保育,或采用横裂生殖过的螅状体,横裂生殖时的水温通常为18-22℃,应逐步缓慢降温至6-8℃下进行保育,每天降温幅度小于1.2℃。所述光照不宜大于3500lx,水的盐度范围20~33,pH为7.6-8.5左右,铵氮低于0.2mg/L,溶解氧含量高于5.0mg/L。所述的保育期间操作投喂为:每1-2天投喂一次,每3天左右换水一次,微量充气,每次换水时,新、旧用水的温度差异不大于0.5℃,盐度差异不大于5,新、旧用水的其他水质条件保持一致,投喂饵料为卤虫的无节幼体,卤虫每次投喂数量约为螅状幼体数量的5-15倍。所述的无性繁殖发育是将保育期繁殖发育受抑制的海蜇螅状体缓慢逐步升温至20-22℃度水温条件下进行常规碟状幼体培育,每天升温幅度不大于2℃。所述的保育期达2-4年,成活率达25-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