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9430.2 | 申请日: | 200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爱民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 霞 |
地址: | 256100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经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属于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尤以青年妇女为多见。现代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月经初潮后不久即有痛经,妇科检查盆腔无明显异常者,称为原发性痛经;因盆腔生殖器官引起病变所致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宋氏女科秘书》记载,经水将来作痛者,血瘀气滞也,当以行经顺气。经水行后作痛者,气血虚也,当以调养气血。说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发病机理。临床常见的是: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气血两虚型。中医在临床上分症型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乌药15份、小茴香15份、丁香10份、炮姜10份、香附20份、坤草30份、当归15份、元胡20份、丹参20份和吴茱萸15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乌药:行经止痛,温胃散寒。本品辛散温通,散寒行气以止痛。现代研究表明本品能扩张血管、缓和肌肉痉挛疼痛。
小茴香:温中散寒而止痛。本品能温肾暖肝、理气散寒而止痛。
丁香: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助阳。本品能散肝经之寒而解肝气之郁。
炮姜:温中止痛,温中散寒,是治疗血虚寒凝、小腹疼痛之要药。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本品辛能通行,苦能疏泄,微甘,缓急,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坤草:又名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之要药,故有益母之名。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本品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之圣药。
丹参:活血调经,本品能活血化淤,善调妇女经水,为妇科药要。
吴茱萸: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为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
以上诸药功效及主治均参考于中医药院校本科教材第六版《中药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表明有如下优点:
①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方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温肾散寒之功效。临床上根据辨证之要用于寒凝胞中、气滞血瘀及气血两虚型为要。
②本发明不仅对痛经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可预防痛经的发生。
③本发明无毒、无害,组方严谨、科学、高效,见效快、疗程短,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易被病人接受。
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痛经患者180例。
痛经的症状是: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经色紫暗,有块,量少;胸胁、乳房胀痛,腰膝酸软,怕冷,心烦易怒。
治疗方案:经期服用本发明药物,连服3日,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三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痛经经过一个疗程治愈144例(月经正常),治愈率80%;好转36例(症状大为减轻,仅有轻微的腹痛、少量的血块)。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乌药15克、小茴香15克、丁香10克、炮姜10克、香附20克、坤草30克、当归15克、元胡20克、丹参20克、吴茱萸15克。
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称取原料,置于煎煮锅中,第一次加入500--600ml水,浸泡3小时,煎煮20--30分钟,滤出煎液,第二次再加入500--600ml水,煎煮20--30分钟,将两次煎液混合,分为两份,灭菌、装袋,每袋200ml。经期口服,连服3日,每日早晚各一次,一次一袋。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禁食生冷。
病例1:张某,女,18岁,学生,患痛经,病史2年余,患者腹痛难忍,经色紫暗,有块,量少;胸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查舌质有瘀点,脉弦,诊为气滞血瘀型痛经。经期服用本发明药物3日,疼痛大减,一个疗程痊愈。
病例2:任某,女,19岁,学生,患痛经2年余,每次痛经需用止痛针剂方可缓解,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量少,有紫色血块,怕冷,腰膝酸软。舌苔白润、脉沉紧,诊为寒凝胞中、气滞血瘀型痛经。服用本发明药物3日症状明显减轻,2个月痊愈。
病例3:杜某某,女,47岁。患痛经半年,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后小腹部隐隐作痛,喜按。查舌质淡、脉细弱,诊为气血两虚型痛经。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爱民,未经宋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