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滴头自动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9704.8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蕾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47/00;B65G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滴灌管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滴头自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滴头自动输送装置,是滴灌管生产线中的一部分,目的是将滴头自动输送到预定轨道上,滴头自动输送装置由辊筒、转盘、转轴、轴承、轴承座等组成,转盘固定在转轴上,转盘由转轴带动在辊筒内壁转动,这样就会将放在转盘一侧的滴头输送到转盘的另一侧,并将滴头有序地推入与辊筒连接的轨道内,实现了滴头的自动输入。为完成这一任务,转盘的转动轴线必须与辊筒垂直轴线有一夹角,以满足转盘可以由低处向高处转动的要求,相应的辊筒内壁的结构设计必须满足这一要求,在加工辊筒内壁时,必须与转盘配作加工,给加工带来了难度,并且难以实现转盘沿辊筒内壁成夹角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加工难度小、转盘与辊筒内壁转动配合效果好的滴头自动输入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滴头自动输送装置,包括辊筒、转盘、转轴、轴承、和轴承座,转盘固定在转轴上,转盘与辊筒内壁相配合,可由转轴带动在辊筒内壁转动,该辊筒内壁为球面结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转盘必须沿与辊筒轴线有一个倾斜角的方向在辊筒内壁转动,才能将滴头从一侧输送到另一侧进入轨道,利用球体的任何一个截面都是圆形的这一道理,将辊筒内壁结构定为球面结构,转盘实际上是辊筒内壁所在球面的一个截面,只有这种结构才能满足以上要求,同时也解决了辊筒内壁加工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为:不仅能实现转盘可以沿辊筒轴线成任何夹角方向自由转动,又能解决辊筒内壁与转盘加工难度大的问题,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辊筒球面结构的延伸效果示意图。
图中:1、辊筒,2、转盘,3、转轴,4、轴承,5、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转盘2固定在转轴3上,转轴3通过轴承4安装在轴承座5上,辊筒1内壁设计为球面结构,具体的说,是部分球面结构,图2所示虚线部分为辊筒1内壁球面的延伸复原效果,转盘2轴线与辊筒1轴线形成一个夹角,转盘2外沿与辊筒1内壁相配合。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转轴3转动,带动转盘2沿辊筒1内壁转动,转盘2上的滴头由A处输送到B处有序地推入与辊筒1连接的轨道内,实现滴头的自动输入功能。
本发明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辊筒1内壁加工成球面结构,如此能够保证在转盘2轴线与辊筒1轴线形成夹角的条件下,仍然能与辊筒1内壁自如配合,保证转动顺畅而不发生卡住等状况,具有加工简单、转动配合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蕾,未经王爱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塞套单端面夹具
- 下一篇:用于生产硬质合金无孔圆片类产品的无心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