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9710.3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涛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P19/06;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1400山东省济南市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病是一种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嘌呤代谢尿酸在血液中激增并产生尿酸石沉淀,破坏人体的关节、脏器等组织引发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的病因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属遗传性。继发性痛风的病因,可由肾脏病、白血病、药物、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女性,男性多于女性。
常规治疗如消炎痛、布洛芬等药物可有效缓解肿痛,服用嘌呤醇来帮助排泄嘌呤,阻断尿酸在体内形成,都是控制与维持的治疗模式,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恶化,致使“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心脏病”等合并症的产生,而且长期服用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从痛风致病根源入手,从根本上恢复患者的自身免疫,平衡人体生理机能有效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五灵脂10g、元胡15g、路路通15g、槟榔10g、茯苓15g、升麻3g、甘草3g、党参20g、白术15g、熟地20g、牛膝20g。
其配制方法是:
先将各原料药的杂质去除,纳诸药于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
本发明选用的每味药的作用如下:
五灵脂:苦甘,温;入肝、脾经。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
元胡:辛、苦,温;归肝,心,胃经,活血化淤,行气止痛,善治内、外诸痛,广泛应用于胸痹心痛、肝胃气痛、痛经、积聚腹痛、跌打肿痛、筋骨疼痛。研究证实:本品含延胡索乙素等成分,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路路通:味苦涩,性平,无毒。通行十二经。祛风通络,利水除湿。治肢体痹痛,手足拘挛,胃痛,水肿,胀满,经闭,乳少,痈疽,痔漏,疥癣,湿疹。
槟榔: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升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痈肿疮毒。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党参: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脾胃虚弱,气血两亏,治体倦无力,肺气亏虚。治食少,口渴,久泻,脱肛。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
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熟地: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牛膝:甘苦酸,平;入肝、肾经。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病是一种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嘌呤代谢尿酸在血液中激增并产生尿酸石沉淀,破坏人体的关节、脏器等组织引发的疾病。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本病的发生多因外感风湿寒热之邪或血瘀痰阻;或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经络、关节闭阻,不通则痛。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主,集降酸、消炎、止痛、活血、补肾于一体;针对诱发痛风的普通性与特导性,从痛风致病根源入手,从根本上恢复患者的自身免疫,平衡人体生理机能,有效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其服用方法是: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本发明已用于临床治疗多例患者,有效率90%以上,典型病例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涛,未经陈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流浇注等量提升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双工况太阳能热泵冷热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