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和螺杆机组的油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9887.3 | 申请日: | 200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松;吴家伟;徐志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家伟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F04C29/02;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100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蒸发 冷却 冷凝器 螺杆 机组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冷空调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和螺杆机组的油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采用螺杆压缩机组的制冷系统中,为了保证螺杆压缩机可靠高效的运行,就要求螺杆压缩机润滑油的油温必须适宜,润滑油的冷却应可靠、稳定的进行。现在用于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和螺杆机组的油冷却系统是:制冷剂工质节流膨胀蒸发冷却方式和制冷剂工质液体采用热虹吸原理冷却方式,其中,制冷剂工质节流膨胀蒸发冷却方式油冷却系统是:蒸发冷却式冷凝器通过液管经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进入油冷却器内吸收油的热量膨胀蒸发,汽化后的制冷工质由油冷却器另一端出口通过管路与低压总回汽管混合进入螺杆压缩机中进行压缩。油分离器中的润滑油通过油管进入油冷却器中,冷却后油冷却器另一端通过油管给螺杆压缩机供油。此种油冷却方式系统虽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机组化,但供给压缩机润滑油的油温会随热负荷或工况变化而改变,使其不稳定,且油中的热量通过管路进入螺杆压缩机中,增加了压缩机的压缩负荷,与末端设备回汽相连又会影响末端设备的蒸发工况,不利于整个系统的高效经济运行。制冷剂工质液体热虹吸冷却系统是:蒸发冷却式冷凝器通过液管连接到虹吸罐,虹吸罐一路由溢流口通过液管连接高压贮液器,一路通过液管连接油冷却器,液体制冷剂工质在油冷却器内换热后通过汽液混合管连接虹吸罐,虹吸罐通过虹吸管与压缩机排气管相连,高压贮液器通过平衡管连接虹吸罐,油分离器中的润滑油通过油管进入油冷却器中,冷却后由油冷却器另一端通过油管给螺杆压缩机供油。此种油冷却方式的系统同样存在着供油油温不稳定,特别是环境温度低和螺杆压缩机刚启动时,油温过低、粘度大造成螺杆压缩机寿命缩短甚至损坏。另外由于此种油冷却方式制冷工质的热循环是利用热虹吸效应,必须保证各管道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即总压力降∑ΔP)不影响制冷工质的顺利流动。蒸发式冷凝器的出液口要高出虹吸罐1.6m以上,虹吸罐内制冷工质分两路供出液体管和液体管;虹吸罐的液面既要高出油冷却器1.5m~2m,又要高于高压贮液器0.5m以上。在保证了静压柱的情况下,同时还要考虑各条制冷工质管路系统相互间压力损失均衡问题,防止出现分配液不均匀现象。因此此种油冷却方式虽运行经济性较高,但结构复杂,安装空间需分层次阶梯分布,设备部件位置局限性高,机组化程度不高,虹吸罐需体积大,制冷工质充注量多,管路耗材多,施工周期长,耗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用于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和螺杆机组的油冷却系统的技术方案,以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油温不稳定,制冷系统增加额外热负荷,增加耗能,制冷效率降低,系统结构复杂,相关设备安装空间大,需要较大的高度差,不利于部件合理配置实现机组化产品。
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和螺杆机组的油冷却系统,其中,制冷工质管路:螺杆压缩机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通过压缩机排气管连接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冷凝器通过冷凝器出液管连接油冷却器,油冷却器通过汽液混合管连接汽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通过液管连接高压贮液器,汽液分离器上端通过虹吸管与压缩机排气管相连,高压贮液器通过平衡管连接汽液分离器;油管路:油分离器通过油管连接油冷却器进油口,另一端油分离器通过油管连接温控调节阀的进口B,油冷却器通过油管连接到温控调节阀另一进口C,温控调节阀的出口A通过油管给每台螺杆压缩机供油,冷凝器通过冷凝器出液管连接油冷却器;所述汽液分离器出液口高于高压贮液器进液口,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出液口高于汽液分离器出液口。其中,所述汽液分离器出液口到高压贮液器进液口高度h1≥300mm,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出液口到汽液分离器出液口高度h2≥80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控调解阀比例调节冷却和未被冷却的油量,使二者混合后油温稳定;制冷工质在油冷却器中所吸收的热量,利用热虹吸效应直接进入蒸发冷却式冷凝器中,螺杆压缩机无额外热负荷,耗能降低,制冷效率显著增加;改进了制冷工质管路流程,减少了系统管路阻力损失,尤其降低了各部分管路间压力损失不平衡相互影响所造成管路静压压差,利用汽液分离器代替了体积庞大的虹吸罐,减少了容积和制冷工质充注量,系统结构简化,高度差低,相关设备安装空间显著减少,,有利于部件合理配置实现机组化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种用于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和螺杆机组的油冷却系统,其中,制冷工质管路:螺杆压缩机1连接油分离器2,油分离器2通过压缩机排气管8连接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冷凝器3通过冷凝器出液管9连接油冷却器4,油冷却器4通过汽液混合管17连接汽液分离器5,汽液分离器5通过液管10连接高压贮液器6,汽液分离器5上端通过虹吸管11与压缩机排气管8相连,高压贮液器6通过平衡管16连接汽液分离器5;油管路:油分离器2通过油管12连接油冷却器4进油口,另一端油分离器2通过油管13连接温控调节阀7的进口B,油冷却器4通过油管14连接到温控调节阀7另一进口C,温控调节阀7的出口A通过油管15给每台螺杆压缩机供油,冷凝器3通过冷凝器出液管9连接油冷却器4;所述汽液分离器5出液口高于高压贮液器6进液口,所述蒸发式冷凝器3出液口高于汽液分离器5出液口。其中,汽液分离器5出液口到高压贮液器6进液口高度h1≥300mm,所述蒸发式冷凝器3出液口到汽液分离器5出液口高度h2≥8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家伟,未经吴家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9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式自动上升的烛台
- 下一篇:象草与蕈菌轮作联合修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