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0124.0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孟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孟京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1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玉米 产量 品质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种植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糯玉米的种植中,都是采用传统的施基肥,一次追肥的方法,其缺点是,当玉米收获时,玉米棒皮发黄品质差、玉米产量低、市场价格低、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糯玉米的种植中,一次追肥肥,长成后玉米棒皮发黄品质差、玉米产量低、市场价格低、效益差的问题而发明的一种提高糯玉米产量、品质、效益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种植方法,包括施基肥、播种、定植、一次追肥、防病虫、二次追肥、采收等环节,其特殊之处是:
施基肥: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气良好的砂壤土地施足基肥。一般亩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钾肥4.5公斤、硫酸钾0.3公斤;
播种:在田间1-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气温稳定在16-17摄氏度以上即可播种,每亩用种1.5-2公斤,播种深度2.5-4厘米,包衣或撒毒谷粉防虫害,播后适当镇压以利种子吸水萌发。
定植:密度定植0.4万株为宜,行距2尺,株距0.7-0.8尺;
一次追肥:苗期至小喇叭期亩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钾肥4.5公斤、硫酸钾0.3公斤;
防病虫:在玉米长至喇叭口时,用812毒砂灌在喇叭口内,主治玉米螟。8月1日前后和9月1日前后用菊脂类药分别打玉米的上半部,主要预防棉铃虫;
二次追肥:在玉米刚抽穗时,距玉米根部5厘米处再次追肥,肥种、施肥量同第一次追肥;
采收:一般授粉后20-28天即可采收主穗。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糯玉米采收时秆壮穗大,穗皮发青,品质优良,可提高产量20-30%,提高经济效益40%的优质糯玉米的种植方法。
具体实施例
施基肥: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气良好的砂壤土地1亩,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钾肥4.5公斤、硫酸钾0.3公斤;
播种:在田间1-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气温稳定在16-17摄氏度以上播种,用种2公斤,播种深度3厘米,包衣或撒毒谷粉防虫害,播后适当镇压以利种子吸水萌发。
定植:密度定植0.4万株为宜,行距2尺,株距0.8尺;
一次追肥:苗期至小喇叭期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钾肥4.5公斤、硫酸钾0.3公斤;
防病虫:在玉米长至喇叭口时,用812毒砂灌在喇叭口内,主治玉米螟。8月1日前后和9月1日前后用菊脂类药分别打玉米的上半部,主要预防棉铃虫;
二次追肥:在玉米刚抽穗时,距玉米根部5厘米处再次追肥,肥种、施肥量同第一次追肥;
采收:一般授粉后20-28天即可采收主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孟京,未经孙孟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0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