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0134.4 | 申请日: | 200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纪范英;王素芹;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范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K9/20;A61K9/48;A61P17/1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玉英 |
地址: | 276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治疗 痤疮 口服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
双花 8-16
连翘 10-14
黄芪 6-12
桑皮 8-14
杷叶 6-14
桔梗 8-16
丹参 12-18
防风 9-16
蝉衣 8-15
川牛膝 8-16
甘草 4-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
双花 8-12
连翘 10-12
黄芪 8-10
桑皮 9-13
杷叶 10-14
桔梗 10-16
丹参 14-17
防风 9-13
蝉衣 10-14
川牛膝 8-15
甘草 4-8。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
双花 12
连翘 12
黄芪 9
桑皮 12
杷叶 12
桔梗 12
丹参 15
防风 12
蝉衣 12
川牛膝 12
甘草 6。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之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可以制备成中药药剂学范围的所有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的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之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可以制备成汤剂、胶囊剂、片剂、蜜丸剂。
6.一种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的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之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清洗、干燥:将原料中药各组分分别清洗干净后,干燥备用;
b.一次水提取:按照配方将干燥后的各组分中药原料分别准确计量后,投入提取罐中,加入干燥中药重量的5-8倍水,室温下浸泡2-4小时;升温至沸,保持微沸,搅拌下提取1-2小时;过滤,得一次水提取药液,泵入浓缩罐;
c.二次水提取:经一次水提取后的药渣,留在提取罐中,加入投料中药重量的2-4倍重量的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搅拌下再继续提取0.5-1小时后,过滤;滤液泵入浓缩罐,与一次水提取药液合并,备浓缩加工;
d.浓缩:在浓缩罐中,负压条件下,将水提取药液浓缩至投入中药重量的1.5-3倍重量,过滤得浓缩汤剂,备用
e.调配、检验:加入矫味剂等中药汤剂常规添加剂调配,质量检验,待包装;
f.罐装、灭菌、入库。
7.一种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的预防、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之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清洗、干燥:将原料中药各组分分别清洗干净后,干燥备用;
b.一次水提取:按照配方将干燥后的各组分中药原料分别准确计量后,投入提取罐中,加入干燥中药重量的5-8倍水,室温下浸泡2-4小时;升温至沸,保持微沸,搅拌下提取1-2小时;过滤,得一次水提取药液,泵入浓缩罐;
c.二次水提取:经一次水提取后的药渣,留在提取罐中,加入投料中药重量的2-4倍重量的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搅拌下再继续提取0.5-1小时后,过滤;滤液泵入浓缩罐,与一次水提取药液合并,备浓缩加工;
d.浓缩、制备煎膏:在浓缩罐中,负压条件下,将水提取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得煎膏;
e.调配、质量检验、填装胶囊:按照中药药剂学常规工艺,在煎膏中加入辅料,混匀;经喷雾干燥、粉碎过40目筛;装入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范英,未经纪范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01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