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带抽油机的移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0339.2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军;崔凤光;夏承宇;王作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47/00;E21B43/00;B66F1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7091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抽油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抽油机的移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皮带抽油机的移机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油井的正常工作,需要对油井进行修井作业。由于皮带抽油机靠近井口,影响修井机的靠近。为了保证正常修井作业,需要将抽油机向后移动一段距离。目前主要采用修井机将抽油机向后拖动,完成修井后,再用修井机向前拖动复位。
专利200620085474.1公开了一种皮带抽油机移位器,该移位器为双缸所述缸体和柱塞为双缸双柱塞结构,两缸之间设有与缸体呈一体的带通道的双联套,缸体的一端安设有固定板,另一端设有柱塞伸出孔,所述柱塞一端在缸体内,另一端自该伸出孔伸出缸体,伸出端顺次联接有柱塞连接套和柱塞连接器,将两柱塞联为一体,所述缸体的两端部设有进出油孔,该移位器的缸体和柱塞制造比较麻烦,结构比较复杂。
专利200720023547.9公开了一种皮带抽油机移动装置,由电机、变量柱塞泵、综合阀、三位四通换向阀、高压胶管、快速接头、销轴、底座、液压缸和螺母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轴与变量柱塞泵的轴相连,变量柱塞泵进出口通过综合阀、三位四通换向阀与油箱和液压缸的前后端用快速接头相连,液压缸的后端用销轴与底座相连,活塞杆的顶部通过螺帽与抽油机底座相连。本装置需要在水泥基础上钻孔对底座进行固定,另外在移动过程中抽油机容易偏移,由于受液压缸长度的限制,移动距离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制造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快速方便、移动平稳的移机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皮带抽油机的移机方法,由液压站、高压胶管、双作用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座、地脚螺栓、销轴、移机横轴组成,液压站通过高压胶管与双作用液压缸相通;液压缸固定座由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两个液压缸的一端通过销轴和液压缸固定座相连,另一端和移机横轴相连,抽油机底座上有两排或者三排移机孔,移机横轴通过移机孔固定在抽油机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制造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快速方便、移动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站,2-高压胶管,3-地脚螺栓,4-液压缸固定座,5-销轴,6-液压缸,7-移机横轴,8-抽油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皮带抽油机的移机方法,由液压站1、高压胶管2、双作用液压缸6、液压缸固定座4、地脚螺栓3、销轴5、移机横轴7组成,液压站1通过高压胶管2与双作用液压缸6相通;液压缸固定座4由地脚螺栓3固定在地面上,两个液压缸6的一端通过销轴5和液压缸固定座4相连,另一端和移机横轴7相连,抽油机底座8上有两排或者三排移机孔,移机横轴7通过移机孔固定在抽油机底座8上。
如图,松开抽油机底座8和水泥基础的地脚螺栓3,用千斤顶支起抽油机,装好移动滚轮,用地脚螺栓3将液压缸固定座4固定在抽油机的水泥基础上,两个液压缸6的一端通过销轴5和液压缸固定座4相连,另一端和移机横轴7相连。利用快速接头将高压胶管2和液压缸6、液压站1相连接。利用液压站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实现抽油机向后移动或者复位,若抽油机移动的距离不够,可以将移机横轴安装到其他一排移机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0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