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伞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0462.4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琳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A45B25/06;A45B25/14;A45B25/18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伞,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在沙滩上的大型的新型伞。
二、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下雨天或夏天,需要遮雨或遮挡阳光时,大型的伞就被广泛地应用,因此伞作为日常用品是十分重要的遮雨或遮挡阳光的工具;在现有的大型的伞大都是直接使用一个支撑杆来把伞布支撑起来,由于伞布只形成一个伞盖,不能很好地遮雨或遮挡阳光,因而在伞布组成的伞盖的边沿人们又设置了用于遮雨或遮挡阳光的挡风板,但由于挡风板与伞的手杆之间没有联接,因此在风的吹动下,遮雨或遮挡阳光的效果不理想。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伞;伞盖下的挡风板不晃动,遮雨或遮挡阳光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下外支撑杆、上外支撑杆、下内支撑杆、上内支撑杆、内滑动块、线绳、手杆和外滑动圈,外滑动圈按滑动方式设置在手杆上,上内支撑杆一端设置为与外滑动圈固定联接并另一端设置为与上外支撑杆铰接,上外支撑杆的外侧面按固定联接的方式设置有伞布,外滑动圈和手杆上设置有开口槽,手杆内腔中设置有滑动槽,上外支撑杆的个数设置为是下外支撑杆个数的几倍并下外支撑杆均匀分布地设置在上外支撑杆的外端,在下外支撑杆的一端设置为与上外支撑杆铰接,在下外支撑杆的一端的下部设置有与其铰接的下内支撑杆,在手杆的滑动槽中设置有内滑动块,下内支撑杆通过外滑动圈和手杆的开口槽设置为与内滑动块固定联接,内滑动块的外侧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联接的线绳,一个下外支撑杆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联接的独立的一个伞布并在两相邻的伞布之间设置为可拆开式联接。
外滑动圈在手杆上向上移动,上外支撑杆展开形成一个大型的伞,这是拽动线绳,使内滑动块在手杆上移动,内滑动块带动下内支撑杆在外滑动圈和手杆的开口槽中移动,把下外支撑杆展开,使下外支撑杆垂直向下,在把下外支撑杆上的伞布连接在一起,因此伞盖下的挡风板不晃动,遮雨或遮挡阳光效果好。
本发明设计了,在下外支撑杆上的伞布两端设置有阴阳扣。更方便伞布之间的联接。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下外支撑杆1、上外支撑杆2、下内支撑杆3、上内支撑杆4、内滑动块5、线绳6、手杆7和外滑动圈8,外滑动圈8按滑动方式设置在手杆7上,上内支撑杆4一端设置为与外滑动圈8固定联接并另一端设置为与上外支撑杆2铰接,上外支撑杆2的外侧面按固定联接的方式设置有伞布,外滑动圈8和手杆7上设置有开口槽,手杆7内腔中设置有滑动槽,上外支撑杆2的个数设置为是下外支撑杆1个数的四倍并下外支撑杆1均匀分布地设置在上外支撑杆2的外端,在下外支撑杆1的一端设置为与上外支撑杆2铰接,在下外支撑杆1的一端的下部设置有与其铰接的下内支撑杆3,在手杆7的滑动槽中设置有内滑动块5,下内支撑杆3通过外滑动圈8和手杆7的开口槽设置为与内滑动块5固定联接,内滑动块5的外侧端设置有与其固定联接的线绳6,一个下外支撑杆1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联接的独立的一个伞布并在伞布两端设置有阴阳扣。
外滑动圈8在手杆7上向上移动,上外支撑杆2展开形成一个大型的伞,这是拽动线绳6,使内滑动块5在手杆7上移动,内滑动块5带动下内支撑杆3在外滑动圈8和手杆7的开口槽中移动,把下外支撑杆1展开,使下外支撑杆1垂直向下,在把下外支撑杆1上的伞布连接在一起,因此伞盖下的挡风板不晃动,遮雨或遮挡阳光效果好。
在使用本实施例时,在把下外支撑杆1上的伞布之间断开,松开线绳6,使内滑动块5在手杆7上移动,内滑动块5带动下内支撑杆3在外滑动圈8和手杆7的开口槽中移动,把下外支撑杆1收拢,使下外支撑杆1与上外支撑杆2重合,再把外滑动圈8在手杆7上向下移动,上外支撑杆2收拢;由于下外支撑杆1垂直向下,并通过下内支撑杆3与手杆7联接,达到了本发明的技术目的;由于下外支撑杆1可以与上外支撑杆2重合,使下外支撑杆1向内收拢,达到了减少伞的体积的技术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琳,未经张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04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替加环素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血降脂益寿的口服制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