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合光学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61736.1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5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俊;丰田雅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 征;于 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偏振 液晶 显示装置 | ||
1.层合光学膜,其包含:
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和
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
其中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的Rth1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Rth2满足 关系式(1)和(2)中的一个,且
ΔRth1≥0nm且ΔRth2≤0nm (1)
ΔRth1<0nm且ΔRth2>0nm (2)
其中所述层合光学膜作为整体其在厚度方向上的延迟值Rth满足50 nm≤Rth≤500nm,
其中ΔRth1表示对于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通过在50℃的温度下的 Rth1减去在25℃的温度下的Rth1所获得的值,而ΔRth2表示对于第二光 学各向异性层,通过在50℃的温度下的Rth2减去在25℃的温度下的Rth2 所获得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层合光学膜,其中当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和第二光 学各向异性层均为卷的形式时,通过卷对卷工艺将两者粘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层合光学膜,其进一步包含第三光学各向异性层, 其中第三光学各向异性层由杂化取向的盘状液晶层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层合光学膜,其中在形成第三光学各向异性层时, 摩擦方向相对于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慢轴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慢轴 以40°到50°的角度倾斜。
5.偏振片,其包含:
层合光学膜,和
偏振器,
其中层合光学膜包含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
其中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的Rth1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Rth2满足 关系式(1)和(2)中的一个,且
ΔRth1≥0nm且ΔRth2≤0nm (1)
ΔRth1<0nm且ΔRth2>0nm (2)
其中所述层合光学膜作为整体其在厚度方向上的延迟值Rth满足50 nm≤Rth≤500nm,
其中ΔRth1表示对于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通过在50℃的温度下的 Rth1减去在25℃的温度下的Rth1所获得的值,而ΔRth2表示对于第二光 学各向异性层,通过在50℃的温度下的Rth2减去在25℃的温度下的Rth2 所获得的值。
6.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
包含层合光学膜和偏振器的偏振片,和
液晶元件,
其中层合光学膜包含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
其中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的Rth1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Rth2满足 关系式(1)和(2)中的一个,且
ΔRth1≥0nm且ΔRth2≤0nm (1)
ΔRth1<0nm且ΔRth2>0nm (2)
其中所述层合光学膜作为整体其在厚度方向上的延迟值Rth满足50 nm≤Rth≤500nm,
其中ΔRth1表示对于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通过在50℃的温度下的 Rth1减去在25℃的温度下的Rth1所获得的值,而ΔRth2表示对于第二光 学各向异性层,通过在50℃的温度下的Rth2减去在25℃的温度下的Rth2 所获得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液晶元件为OCB模式的液晶 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17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