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挥发物的禽蛋新鲜度检测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2639.4 | 申请日: | 200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陆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8 | 分类号: | G01N3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烽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挥发物 禽蛋 新鲜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蛋新鲜度检测技术,特别地,涉及一种利用挥发物的禽蛋新鲜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一般贸易中只要禽蛋不是劣质蛋,并没有进行分级处理,均投放到市场上,这实际上是不合理的。禽蛋在贮藏过程中内部品质或者说新鲜度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直接影响其商品价值和食用品质。
对少数农村养鸡户来说,常常采用是否有异味,来粗略地对禽蛋进行鉴别是否劣质蛋;目前大批量生产来说,还没有一种可接受的内部品质或者说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报道了几种无损检测禽蛋品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声学冲击法,其原理是根据敲击禽蛋所产生的声脉冲振动,做频谱分析来检测禽蛋的裂纹,好壳蛋检测准确率较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能检测蛋壳的好坏。
2.光学法:其原理是利用光的透射、折射和反射现象与禽蛋的内部品质建立一种关系,通过数学模型建立其检测禽蛋品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测量结果受蛋壳颜色和内部组成成分的影响。
3.电学法,其原理是利用禽蛋电导率的差异,建立相关的模型来检测禽蛋的品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难以实现无损检测(实际上是破坏检测)。
然而,未见通过禽蛋挥发物与内部品质相关性来检测禽蛋新鲜度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挥发物的禽蛋新鲜度检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无损、重复性好、能准确无损地检测禽蛋新鲜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挥发物的禽蛋新鲜度检测装置,它主要由计算机、活性碳过滤器、第一内置泵、贮气罐、气阀、盛料容器、转换开关、气敏传感器阵列、第二内置泵、数据采集器和A/D转换器组成。其中,所述活性碳过滤器、第一内置泵、贮气罐、转换开关、气敏传感器阵列、第二内置泵依次相连,盛料容器与转换开关相连;所述贮气罐、盛料容6与转换开关8之间均设有气阀;数据采集器与气敏传感器阵列相连,数据采集器、A/D转换器和计算机依次相连。
一种上述利用挥发物的禽蛋新鲜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禽蛋盛放在普通容器内,用保鲜膜密封后置于室温一定时间,然后去除保鲜膜,放入盛料容器;
(2)启动第一内置泵,将经活性碳过滤器过滤后的洁净空气送入贮气罐,启动第二内置泵,使洁净空气清洗气敏传感器阵列,然后转换开关转至气敏传感器阵列与盛料容器相通,待测;
(3)第二内置泵将盛料容器顶空气体吸至气敏传感器阵列,气敏传感器吸附样品气体后,产生响应,并输出响应信号;检测后,转换开关转至气敏传感器阵列与贮气罐相通,第二内置泵吸气清洗气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阵列,并等待下次检测;
(4)数据采集器采集气敏传感器阵列的响应信号,通过A/D转换器进行调理和转换后,送到计算机中;
(5)提取各传感器曲线中代表性的特征值;
(6)以提取的特征值作为输入值,采用经典BP算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
(7)以提取的特征值作为参数,禽蛋新鲜度指标为目标,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分析禽蛋新鲜度指标与各个传感器响应特征值间的相关关系;利用所建立的二次回归模型,计算禽蛋的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等品质指标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排除人工作业时主观因素干扰,克服破坏检测的缺点,可以无损、准确地检测禽蛋的新鲜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利用挥发物的禽蛋新鲜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各个传感器对禽蛋挥发物的响应特性图,其中,(a)为对一周后禽 蛋挥发物的响应特性图,(b)为对三周后禽蛋挥发物的响应特性图;
图3为蛋黄指数的计算值和测量值比较示意图;
图4为哈夫单位的计算值和测量值比较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2、活性碳过滤器,3、第一内置泵,4、贮气罐,5、气阀,6、盛料容器,7、禽蛋,8、转换开关,9、气敏传感器阵列,10、第二内置泵,11、数据采集器,12、A/D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2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