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茁霉多糖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62760.7 | 申请日: | 200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菁 |
主分类号: | C12N15/01 | 分类号: | C12N15/01;C12N13/00;C12P19/1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分子材料 多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茁霉多糖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或微生物发酵领域。
背景技术
多糖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在食品、化学及医药工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天然多糖和化学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都有其局限性。微生物多糖具有生产周期短(远低于植物和海藻多糖),产量、质量和价格受季节、气候影响不大,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优点。近年来微生物多糖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有些已工业化生产。
茁霉多糖(pullulan,简称Pul),又名短梗霉多糖,它是出芽孢梗霉产生的胞外多糖,以α-1,6-糖苷键结合麦芽糖构成同型多糖为主,即葡萄糖按α-1,4-糖苷键结合成麦芽三糖,两端再以α-1,6-糖苷键同另外的麦芽三糖结合,如此反复连接而成高分子多糖。
对于茁霉多糖的研究工作起始于西德,英国人在理论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日本进行了比较系统尤其是生产工艺和产品应用的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茁霉多糖可由淀粉水解物,蔗糖或其他糖类直接发酵生产。它易溶于水,粘度较低,不易凝胶化,不老化,可任意加工成型,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工业用多糖。随着其它生物多糖的开发研究以及应用(如海藻糖等),茁霉多糖的优点日益引起重视,在食品、医药、轻工、化工和石油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
在包装材料领域,由于石油化学工业中薄膜、塑料容器等产品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寻找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用茁霉多糖制成的容器在水中溶解比PVC快3~4倍,而且它是生物合成的微生物降解材料,能被细菌作为营养吞食,燃烧时不释放有毒气体,是真正的环保产品。
在食品工业中,茁霉多糖可作为水果、含油食品、茶叶等的包装材料,它也可作为增稠剂等赋予食品特殊的品质,改善口感、赋予色彩及防止干化等。
在造纸工业中,茁霉多糖的水溶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用它生产出的无植物纤维纸张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便于书写和印刷,用其作粘结剂配料还可生产出特殊用途的高级纸张。茁霉多糖作粘结剂结成的沙模在浇铸时不产生气体、尘埃、噪音和振动
关于茁霉多糖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条件,人们已做了细致的研究。在进行商业生产时,一般以淀粉水解物为底物,其浓度为10%~15%。培养基中还含有丙酮、磷酸盐和基础盐。培养液的起始pH调为6.5左右,在发酵过程中,它会慢慢下降,特别是在起初的24h内,最后降至3.5左右。芽短梗霉的最大生长期在前75h内,而茁霉多糖的最佳产量在前100h内得到。培养液需要搅拌和通氧气,且温度保持在30℃左右。选择适当的发酵条件和菌株可以得到分子量大的产物。发酵完毕后,通过过滤把芽短梗霉细胞从培养液中移除。用有机溶剂特别是乙醇沉淀法可分离得到茁霉多糖粗品,利用超滤和离子交换树脂可进行进一步的提纯。
茁霉多糖生物合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的、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其中微生物的生长、产物的形成、底物的消耗、溶氧量、pH值等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选择最佳的发酵初始pH值、菌种、接种量和装瓶量,可以调节发酵液中不同形态的菌体浓度和比例,调控发酵过程中残糖、pH值和溶氧量等参数变化,使发酵向高产多糖的方向进行,大大提高茁霉多糖的产量和转化率。
生产茁霉多糖发酵所用的芽短梗霉菌株,可以从天然物质中分离得到。从自然界获得的芽短梗霉菌株,一般生产茁霉多糖的能力较低,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变,可以筛选出优良菌株,提高芽短梗霉发酵效率、减少色素生成。
本发明以甘蔗糖蜜为原料,通过微波-紫外线复合诱变的方法筛选出优良的高产糖菌株,经过优化的发酵条件培养,得到的茁霉多糖产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茁霉多糖的制备方法。
(1)诱变处理
单孢子悬液制备:在斜面培养基上加入无菌水,用接种环刮取培养物表面的孢子,制成粗制的孢子悬液。将此悬液振荡20min,过滤悬液,制成孢子浓度约10个/ml的单孢子悬液。
微波-紫外复合诱变处理是在致死率>95%的照射剂量下,先用微波诱变处理后,然后稀释涂布,28℃-30℃培养,然后挑选长势良好的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接着稀释涂布,28℃-30℃培养。
(2)生产菌株的筛选
菌落初筛:将经诱变后的菌株培养,挑取菌落颜色淡化、形态异常或孢子含量丰富的菌株,斜面保存。
摇瓶初筛:将菌落初筛获得的变异菌株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摇瓶培养,选取多糖产量高的或色素含量明显减少的突变菌株,进行下一步摇瓶复筛。
摇瓶复筛:将摇瓶初筛选出的变异菌株继续摇瓶培养,选出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菁,未经吴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2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